[实用新型]自行车防盗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47227.3 | 申请日: | 1993-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栋国 |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品华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防盗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报警器。
在我国自行车失盗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秩序。对此,有人曾作过自行车防盗报警器的研制,但终因电源及电源开关以及线路结构问题无妥善解决办法而未能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报警器的开关结构及线路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行车防盗报警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了干扰型磁控开关和压电式推动传感器。磁控开关隐藏于机壳内,通过车锁锁杠控制其断与通,压电式振动传感器只对机壳的机械振动敏感,不受外界声源的影响,机内电子延时开关与振动传感器连接,并在该传感器的触发下接通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干扰磁控开关,振动传感器,单稳延时开关,报警振荡器构成。其中干扰磁控开关由永久磁钢1,干簧管3和插入在自行车锁杠穿孔2中的车锁杠组成。干簧管3的两个接点与电源相连,车锁穿孔设在机壳的上端中间位置,永久磁钢1与干簧管3分别设在锁杠穿孔2的两边,装有单稳延时开关,报警振荡器的线路板4设置在机壳的中间位置,蜂呜器5安放在电路板4的中间,压电振动传感器7安装在机壳的下端,传感器7的两边作为电池仓6。机壳内的电源开、断控制靠改变磁钢1对干簧管3的磁场来实现,当自行车锁杠未插入车锁锁杠穿孔2时,干簧管两接点处于断位,即电池的正极悬空,电路板无电源加上,当自行车车锁插入车锁锁杠穿孔2时,由于永久磁钢1的磁场受到干扰,减弱了对干簧管3的吸力而使干簧管由原来的“断”位变为通位,这时电源与线路板接通,使报警器进入予警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外界有机械振动,如橇锁,则振动传感膜片产生的电压将通过振动传感器放大。触发单稳延时电子开关,单稳延时电子开关输出高电平,使报警振荡器接通电源起振,蜂呜器发出报警声。单稳延时电子开关经过2-4秒钟后还原成稳态,切断报警振荡器的电源,蜂呜器停止发声,整个报警器又回到予警状态,待第二次以外界机械振动时,又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参照图3,振动传感器膜片HT1、门路Y1、Y2及电阻R1,R2组成振动传感器,门路Y3、Y4及外围件R4、R5、R6、C2、C3组成延时电子开关,Y2的输出端与Y3的触发端相连接。三极管BG3与其外围件R7、R8、R9、C4,线圈B,振动膜片HT2组成报警振荡器,三极管BG1与R3组成抗干扰电路连接在振动传感器门路Y1与延时电子开关门路Y3之间,以保证单稳延时电子开关进入单稳态时,振动传感膜片新产生的电压信号不干扰单稳延时电子开关的正常工作。电容C1作为高频滤波电容,连接在单稳电路y3的触发端,防止电路因外界高频电磁波电压干扰而产生误报警。
三极管BG2作为电子开关,连接在延时电子开关Y3的非端与振荡器BG3之间。集成块Y1采用CD4011型号,Y2采用CD4011型号,Y3采用CD4011型号,Y4采用CD4011型号,HT2采用压电蜂呜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栋国,未经张栋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7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桁梁桥维修车工作台升降装置
- 下一篇:控制车箱后板开合升降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