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睡袋无效
申请号: | 93241106.1 | 申请日: | 1993-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迪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迪艺 |
主分类号: | A47G9/08 | 分类号: | A47G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睡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袋,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止被胎分布不均而清除不舒适感的睡袋。
人们在睡眠中均有使用被褥的习惯,尤其是东方民族,棉被的使用已有久远的历史,毕竟人们的睡眠时间约占全日的三分之一,故可说人生光阴中有三分之一是与被褥密不可分的。
事实上,人们睡眠时也不全是在自己家中,尤其是出外旅游,跋山涉水,常有野地外宿的机会,即以目前盛行的所谓“自助旅行”为例,请求随遇而安,故睡袋即因此而兴起。
为求保暖,睡袋其内部常设置一可取出并为弹性设置的被胎,以适应不同的季节与气温,且通常在一端连结枕头,以使使用者在睡眠时将较为安稳。同时,并加置一收取袋,以为卷曲时放置,且另设有提带,以为提携。
而常用的被胎,其是置于被套内,因卷曲及摊平使用时,常挤向一方向,以致使用者感觉被胎分布不平均,影响睡眠的安逸。相信此点也常可在家居时体察得到。同时,提带的设置于枕头处,对较熟睡且易变换睡姿者而言,也可能滋生缠绕颈部的危险,尤以儿童用的睡袋较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袋,其包含有一被套,其为织物所制成,经由拉链的设置,可使内部形成一套室;一枕头,其延伸自被套的一端;一被胎,其为织物所制成,其内具有柔软填充物,尺寸则对应于套室;一收取袋,延伸自被套相对于枕头端,且袋体空间对应于卷曲后的睡袋体积;其特征是被套内部两侧边设置有若干个绑带,且被胎也相对设置有系带,以为互系,另外被套与收取袋交接处的两面各设一提带,收取袋与被套的结合是为方便睡袋的收取,而枕头置于收取袋的另一端是考虑使用者在睡觉时提带不致于缠绕其颈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凭借多年来从事睡袋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改善上述缺陷,经再三实验,即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睡袋。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现通过下列有关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睡袋摊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睡袋收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一被套1,一枕头2,一被胎3,一收取袋4所组合而成。
其中,被套1为织物制成,且为常见物质,其经由拉链设置,使内部形成一套室11,以供容置被胎3之用,且其另设一拉链供摺合时的锁固之用(此为常见结构),而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常用睡袋的结构,其在套室11的端处各设若干个绑带12,以供被胎3的绑系之用。
枕头2是延伸自被套1的一端,并经缝合呈一体连续状态,内部则为柔软材质的衬材。
被胎3为织物车缝而成,内部则为具有柔软的填充物,且尺寸与形状对应于套室11,以使其可嵌置入内,而本实用新型的被胎3异于常用结构,其在两端对应于前体的绑带12处,亦各设置有绑带31,以便互系。
收取袋4也为常用结构,其为一袋体设置于枕头2的对侧,其袋体空间以可容置卷曲后的整只睡袋为限度。而本实用新型异于常用结构,即在收取袋4与被套1交接处的两面各设一提带41,其目的是供收合后的提携之用。另收取袋与被套的结合是方便睡袋的收取,而枕头置于收取袋的另一端,是考虑使用者在睡觉时,提带不致于缠绕其颈部。
请再参阅图示,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将系带31与绑带12互绑,则被胎3即固定在被套1内,而无挤动与移位的问题。
在收合时,请参阅图2所示,将枕头2摺置于被套1上,并将其卷曲,即可置入收取袋4内,而后可通过提带41以为提携之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迪艺,未经杨迪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1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