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开或折叠式睛雨帽无效
| 申请号: | 93240948.2 | 申请日: | 1993-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杰 |
| 主分类号: | A45B11/04 | 分类号: | A45B11/04;A42B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1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雨帽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生活用品,用于人们外出时遮阳光和作雨具,在人们采用的晴雨具中,有伞、折叠伞、自动伞以及古老的斗笠和草帽,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晴雨帽,但这种晴雨帽的顶是尖的,并且不具备自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自动开启功能或折叠性能、使用方便、抗风力强,并具有较好造型的晴雨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较好的帽顶形状和自开的。由四杆刚性可折叠支架2及帽布面支架3,帽内支架4,帽顶支架5、6、7和集中绞链8、14构成帽子的整个支加架。2的a、b、c、d四杆构成平形四边形,杆4、杆5、杆7、杆12和杆16构成四边形,不稳定,采用稳定帽形园盘9和15则起着稳定和限制杆4,杆7的作用,使杆4不能向下移动,杆7不能向上移动,当杆16卡入杆12固定销13中时,16也固定,因而由4、5、7以及12和16组成的四边形保持稳定,从而使2的杆c,杆b位置固定,因而2的形状也是固定的。从而使整个帽支架保持稳定。当去掉杆16、12利用帽布面的张力,对称杆4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也可以使帽形稳定。拉簧20是储能元件,当帽顶收叠时,它位伸储能,开帽时拉簧弹力大于开帽阻力,拉簧使4、7杆之间夹角逐步减少,从而把帽支架打开,实现自开的目的,收叠时用手分别拉住帽顶11和手柄17,把杆16解出固定销卡后,即可以拉伸折1叠,不用拉簧20,就成为折叠帽083杆5、杆7可以有一定曲率。
当去掉杆5、杆7之间的绞链6,使杆5、杆7成为整体,并采用弹性材料制造,同时保持帽支架的其余上述部分,或是去掉园盘9,也可以制成有较好帽顶形状的晴雨帽。这时由杆C和杆4,杆5、7的弹性杆,杆12、16构成一个拱顶,由于园盘15的限制,弹性杆5、7的回弹力,使帽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同时使2的a、b、c、d四杆也保持稳定。弹性杆5、7的截面制成不变的,也可以制成按某种函数关系变化,就获得多种曲线的帽顶形状。当杆5、7成为整体弹性杆时,去掉拉簧20,就成为折叠晴雨帽。
以上帽支架稳定,固定于帽支架上的帽布面也是稳定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晴雨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是整个帽的支架结构图,它由四杆刚性可折叠支架,稳定帽形元件,上、下两个集中固定绞链,手柄、开帽弹性元件,固定销及杆等构成。图2是整个帽撑开时的形状,并表明了头圈,帽绳的联接关系,帽布面和帽支架的联接,图3是收藏袋。图4是杆5、杆7成为整体,去掉了绞链6,杆5、7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帽支架结构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帽布面,四杆刚性折叠支架,稳定帽形元件,开帽弹性元件,头圈,收藏袋等构成。
图中1是帽布面,用防雨布料制作,2是若干分立的四杆刚性可折叠支架,可用金属或其它刚性材料制作,它由杆a、杆b、杆c、杆d构成。3是帽布面支架,是2上杆a的延伸,4是帽内支架,是2的杆c的延伸。5是帽顶支架一部分,是2的杆d的延伸6是绞链,联接着杆5、杆7,6使5和7之间构成的转动角小于180°。8是集中固定绞链,它集中联接着杆7,8上面联接着稳定帽形园盘9,9比8的直径大,并有一角度α,0°≤α<45°,9上联接着螺杆10,10上是帽顶11,11用螺纹固定在10上,11同时起压住帽顶布面的作用。8下面联着短杆12,12上有一固定销13穿出12两边。帽内支架4集中固定在集中绞链14上。14下面联着园盘15,它比14直径大,起着稳定帽形的作用。14中间是一通孔,里面灵活通过杆16。16下面固定着一手柄17。16在紧靠14上面的地方装有一固定卡18,起着稳定16位置的作用。16上部是空心的,并且开有两个对称的L形槽19,19能套入杆12上的固定销13。20是拉簧,它联接着杆7和杆4,但20不一定在所有7和4上都安装。21是头圈,用柔性材料制成,它联接在2的a、b杆上。22是帽绳,它是活动的,也可以固定在2上。23是收藏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杰,未经王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