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面定位的戟叉式启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3240110.4 | 申请日: | 1993-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如桐;边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如桐 |
主分类号: | B66C3/04 | 分类号: | B66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4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定位 戟叉式 启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物料装卸用的工属具,属于单索起重机的截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单索起重机抓斗装卸物料需一种自动启闭机构。原有的该种机构,一般由导向杆、滑移块、戟叉、槽体、触块、钢球、压簧等组成。中国专利号88211706,公告日1988年11月30日,公开了一种是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起重机取物装置》一书中展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新机构,效果有所进步,但也有缺点:1、定位面与支承面重合,理论上不合理,效果上定位精度易丧失,寿命低;2、戟叉两端支承处都设置定位浅孔,属超定位,给加工带来困难,定位精度难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另提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戟叉定位准确,左、右同步,提高取物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球、压簧、螺钉的联接中心线与戟叉支承轴的轴线同向,在戟叉的相应侧面,设有按四个行程循环特定位置布置的8个凹进处,戟叉转动,钢球依次与该8个凹进处相定位。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的技术方案比,其优点是定位面与支承面分开,定位精度保持长久,定位凹进处设置合理,加工容易。
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单索六瓣挠性抓斗。
图2是图1沿A-A剖面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沿B-B剖面的剖面图。
图4是戟叉3相应侧面为径向定位槽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沿C-C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图4戟叉3侧面径向定位槽的第二种横截面形状图。
下面结合图1~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和工作情况。
参照图1~3。滑移块2,由起吊索、滑轮组带动,沿导向杆1上、下运动,戟叉3跟着上、下运动。戟叉3是通过支承轴7装在滑移块2内的。戟叉3与支承轴7动配合,在滑移块2内可转动。戟叉3上、下运动,通过固定在下横梁5上的触块4和槽体8,实现与槽体8呈周期性的分离与啮合。导向杆1、槽体8、下横梁5为一刚体,固此,实现抓斗的启闭。戟叉3一个循环转180°,需四次定位,二个循环转一周,共需8次定位。根据这种四行程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在戟叉3侧面特定位置布置了8个浅孔6。为和浅孔6实现定位作用,设置了钢球9、压簧10、螺钉12,装于滑移块2上的同一孔内,其联接中心线,与支承轴7的轴线同向,对准戟叉3上设有的浅孔6。压簧10,通过调整螺钉12,可使钢球9有不同的压紧定位力。钢球9在滑移块2内定位状态下装入深度大于钢球9的半径。为了防止松动,定位作用长久,可靠,在螺钉12上设有背母11。一个戟叉3配一组钢球9、压簧10、背母11、螺钉12即可。工作时,滑移块2上、下运动,戟叉3转动,钢球9依次与浅孔6定位。戟叉3左、右对称制造安装,因此,同步工作。
图4是采用径向定位槽13的结构型式。钢球9、压簧10、背母11、螺钉12不变,仅8个浅孔6,相应改为8个径向定位槽13即可。径向定位槽13的长度,其外端大于钢球9所划的圆周加一个钢球9的直径即可。
图5是图4中径向定位槽13的横剖面,其形状为三角形14。
图6中的浅圆弧形15,是图4、图5展示的径向定位槽13的另一种横截面形状。
采用径向定位槽的型式,从磨损角度看,对保持定位精度长久,更有好处。
以上三种凹进型式,单一实施,都可实现戟叉3四个行程循环的定位作用。根据工艺情况,供选择。
钢球9也可以改为伸出端为球头的导柱,压簧10、背母11、螺钉12不变,但效果要差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如桐,未经高如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项磁力自控智力玩具
- 下一篇:坐式妇女保健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