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无效
申请号: | 93239035.8 | 申请日: | 1993-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伦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束管式 轻型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的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包括放置在中心位置的光纤束、光纤套管、阻水层、加强件和聚乙烯护层。
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是八十年代后期以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为代表推出的新型光缆,它与中心加强芯光缆(层绞式及骨架式)的主要区别是变中心放置加强件为中心放置光纤束管,在聚乙烯护层中,靠铠装层处纵向放置两根钢丝作为加强件。这种光缆可以实现快速接续,商品名为Lightpack Express,简称为LEX光缆,LEX光缆是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中的代表性结构,它所具有的优点也得到广泛承认。《初论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专委会制造学组论文集第三集92.12,成都.作者徐乃英)对LEX光缆进行了分析论述,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专利号91230139.2专利将两根钢丝位置改为离开铠装层,以期克服LEX光缆结构存在的弱点。但是发明人认为,经改进后的光缆结构还存在如下一些应改进之处。
1)由于钢丝存在于护层之内,使护层的实际厚度变薄,例如采用了3.0mm护层厚度,φ1.5mm的钢丝,在钢丝附近的护层厚度实际为1.5mm。在施工中容易损坏,缩短光缆寿命。
2)由于钢丝在两侧,当压扁力存在于无钢丝的位置时,光缆抗压扁力削弱。
3)在护层中由于铠装层使用轧纹钢带,在较小外径时(例如φ5)不易成型,又由于钢丝存在致使某些缝隙处塑料不能填满而使渗水试验出现不合格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的结构,特别是对LEX光缆的加强件和护层加以改进,克服现有技术不完善之处并使光缆的外径缩小、重量减轻。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方案是: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由放置在中心位置的光纤束、光纤套管、缓冲阻水层、加强件和聚乙烯护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加强件是由一层或多层纵包钢带构成,聚乙烯护层围绕钢带形成均匀的厚度;所用的钢带是未经韧炼退火处理的钢带或与退火钢带共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克服LEX光缆的缺陷从而实现发明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单层纵包钢带加强件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2双层纵包钢带加强件中心束管式轻型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3中心加强芯光缆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
图4LEX光缆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
图5LEX光缆改进型结构示意图(专利号9120139.2)。
由图3可知,中心加强芯光缆的中心位置是金属加强件(8),加强件(8)周围是缆芯位置(7)(缆芯光纤束未画出),缆芯(7)之外是由轧纹退火钢带纵包形成的铠装层(6),在其外面是聚乙烯护层(5);图4表明,中心位置放入了装有光纤束(1)的纤芯套管(2),纤芯套管(2)之外是缓冲阻水层(3),原来中心加强件由两侧的钢丝加强件钢丝(8a、8b)代替。加强件(8a、8b)与铠装层接触。图5与图4的区别在于加强钢丝(8a、8b)是否离开铠装层。由图4、图5可以看出钢丝在聚乙烯护层之中均减少了聚乙烯护层的有效厚度。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和之二。实施例之一(图1)采用一层钢带纵包形成铠装加强件。实施之二(图二)采用两层钢带纵包形成铠装加强件。钢带厚度对于实施(1)可为0。3mm,对于实施例(2)可为0.15mm。现将实施例之2的设计数据与现有技术LEX光缆的指标进行比较(两种光缆均为10芯光缆),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伦,未经王家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9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