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摩擦助力车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37752.1 | 申请日: | 199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伟国 | 
| 主分类号: | B62M7/12 | 分类号: | B62M7/1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摩擦 助力车 驱动 装置 | ||
一种内摩擦助力车驱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现有技术中,轴传动助力车是采用齿轮减速,必须设立齿轮箱,由于安装位置的局限,与汽油机组合成一体,这样的结构增加了整车的单侧重量,生产工艺要求高,制造成本大,维修也不方便,由于采用齿轮传动,因此易产生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生产工艺简单、噪音低、便于维修的内摩擦助力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汽油机(1)、车架(15)、轮毂((10)、(11)所组成,轮毂(10)、(11)内装有车轮轴(3),轴(6)。车轮轴(3)上装有离合器(4)、离合摩擦轮(5),采用轴承座固定,再加盖盖板(12)。轴(6)上装有行星摩擦轮(7)、链轮(8)、采用轴承座固定在轮毂(10)、(11)二侧内壁上,链盘(9)固定在轮毂(11)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汽油机(1)、曲轴(2)安装在轮毂(10)、(11)外侧,(10)、(11)为左右轮毂,二侧有轴承支持在车轮轴上。轮毂(10)、(11)内装有轴(6),车轮轴(3)。轴(6)上装有三只行星式锥形摩擦轮(7)、链轮(8)、采用轴承座固定在轮毂(10)、(11)的二侧内壁上,轮毂(10)一侧内壁装有链盘(9)、链轮(8)与车轮轴(3)同一轴心。链盘(9)上的滚子一端铆接在园形框架上,另一端直接埋入轮毂体内,由框架与轮毂紧固。轮毂的顶端有钢丝穿孔与车轮钢圈连接。滚子的工作面在框架的内园。车轮轴(3)上装有离合器(4)及离合摩擦轮(5),外加盖盖板(12),盖板(12)上制有螺纹,螺纹处装有脚踏时使用的单向链轮。车轮轴(3)二端装有轴承座(13)、(14)、通过轴承座(13)、(14)上的固定孔与车架连接。离合摩擦轮(5)、行星摩擦轮(7)均为锥体形,其外园有一定锥度,锥度为50-65度,其锥度相同,前者直径大于后者直径。它们外园均胶有复合摩擦材料。离心摩擦轮(5)与离合器(4)外壳固定为一体,离合器(4)外壳与车轮轴(3)动配合,车轮轴(3)的一端制有键槽,车轮轴(3)既是动力的传动轴,又是车轮的支持轴。汽油机(1)的曲轴(2)插入车轮轴(3)的内孔,使曲轴(2)与车轮轴同一轴心。其工作过程:当汽油机发动后,带动车轮轴(3),向反方向旋转,转速超出急速时,达到一定的离心力,离合器(4)内的钢球顺斜轨道向外滚动,离合器(4)外壳向前推进,离合摩擦轮(5)带动行星摩擦轮(7),形成正方向旋转。同时链轮(8)带动固定在轮毂内的链盘(9)。通过行星摩擦轮和链轮的自转,使链盘及轮毂公转,车轮向前行进。当不使用汽油机脚踏行驶时,由脚踏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轮毂外侧的单向链轮,此时仅轮毂转动,其余均不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2、离合、传动和一级减速由摩擦轮完成,而第二级减速,又直接驱动车轮行进,减少了传递系统,降低了噪声,3、除汽油机外,所有机构装置安装在轮毂内,减少了一般轴传动助力车的单侧大部分重量,不必用弓形车轮来弥补单侧重量,从而提高整车的负荷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伟国,未经严伟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