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肠腔吸引管无效
申请号: | 93235961.2 | 申请日: | 199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星;张同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或从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堵塞肠腔吸引管。
在临床的肠梗阻手术中,肠管减压一般采用传统的腹腔吸引器管做为吸引器具。其结构是在外套管内设有管芯,管芯一端接通负压源,在靠近其端口处的管芯上设有阻挡块,管芯另一端插入外套管内,连接套将其与外套管一端连接为一体,其另一端设有侧孔及末端孔。此吸引器管用于肠减压,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因肠内容物比较稠厚,其很容易堵塞外套管一端上的侧孔、末端孔及管芯,达不到肠减压的目的,术者而不得不改用手法减压;二是手法减压时常造成术野的严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吸引管容易被肠内容物堵塞外套管一端的上侧孔、末端孔及管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堵塞肠腔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其腹腔吸引器管的结构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外套管4上靠近连接套2端设有一倾斜的稀释液管3,其与一个稀释液源相接通。
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稀释液管3的端口处设有与稀释液源一端的管口处相配合的螺纹;稀释液管3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因为只需在原吸引器管的外套管4上增设一个倾斜的稀释液管3及安排接通稀释液源,所以结构特别简单,且容易制造。同时因为稀释液通过稀释液管3进入外套管4内,再由其侧孔5及末端孔6进入肠腔内;所以肠腔内容物被稀释,变得稀薄,能有效地防止肠腔内容物堵塞其侧孔,末端孔及管芯。另外,其稀释管3还可作为调节吸引管压力的窗口,当吸引管因负压大而吸住肠壁或肠内纤维素容物而堵住吸引管侧孔、末端时,此时移走稀释液源,空气进入肠腔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解除吸引管对肠壁及肠内容物的过度吸引,重建通畅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堵塞肠腔吸引管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连接负压源的管芯1,(图中末画出负压源)其靠近连接负压源的一端上设有一阻挡块7,其另一端插入外套管4内,外套管4的一端口与其上阻挡块7相接,连接套2将管芯1和外套管4连接为一体;在外套管4上靠近连接套2端设有一倾斜的稀释液管3,其端口处设有与稀释液源一端的管口处相配合的螺纹,稀释液管3,其倾斜角最好在30-60度之间,以提高稀释效果,此管与稀释液源相接(图中未画出),从而将稀释液通入外套管4内,此时开通负压源,通过管芯1将肠腔内容物吸入,以达到理想的肠减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星,未经张志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5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管路活接重叠式管接头
- 下一篇:幼儿识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