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联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1764.2 | 申请日: | 199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4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敏;刘兆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兆敏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守琪 |
地址: | 2657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联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联接元件;特别是用于软管的一种联接器。
在消防、园林、矿山、灌溉工程中常见的软管,例如尼龙软管、橡胶软管等,由于水源或气源距离供水、气目标较远,常需利用一种联接器将多段软管连成一体。目前常见的联接器多属旋扣式的联接结构,即将联接器的公、母两端扣合后旋转一定角度,两端即可联成一体。这种联接方式虽然组装方便,扣合容易,但由于两端的扣合缺少一定的压力而接合不够严密,特别是像在消防这种特殊应用场合中,由于作业紧张,管路拖拉频繁,容易出现松脱或渗漏情况,直接影响紧急供水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拆装迅速,使用方便,组合严密,耐高压,不易松脱或渗漏等特点的软质管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现有连接器的旋扣式结构改革成压扣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两端的联接面上具有一定压力,迫使两端联接不易松脱。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所示。图中的1是联接器的母端,在它与公端4相联接的管壁两侧,各有一个可以掀动的压柄3,压柄探入管壁的一端有一个扣压凸头。而在公端4插入母端管内的部分,其两侧各有一个弧形凹槽,凹槽的弧度与压柄端部凸头的弧度相适应。在公端4的端部和母端1联接孔的底部之间,有一个橡胶质或其它软质密封圈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公端4插入母端1的联接孔内,由于压柄3的自由掀动,公端1顺利地插至联接孔的底部,并与密封圈2接触,将压柄3向内扣压,压柄端部的凸头即扣紧在公端4的弧形凹槽内,使公端4与母端1紧密扣合而不易松脱,密封圈2则将两端的接触面严密封闭而不易渗漏。供水(或供气)时,两侧的压柄在管内水(气)压的作用下更加扣紧。如将压柄3向外掀动,公端4即可顺利地从母端1拔出。
本实用新型可选用塑料、铜、铝、钢材等各种材质,按照常用的管路规格制成系列化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兆敏,未经刘兆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