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灌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25600.7 | 申请日: | 199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世海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巧新 |
地址: | 上海市大连***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灌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灌装装置,特别是机械控制式液体灌装装置。
现有的机械式液体灌装设备,包括送瓶机构及灌装装置两部分。灌装装置一般均有阀、灌装杆、灌装座、灌装头等组成。工作时,由送瓶机构将瓶子送到灌装杆下,然后向上送,当瓶口顶住灌装座并继续上升时,阀门打开,液体通过灌装杆、灌装头进入瓶内。当瓶子下降后,阀门关闭停止灌液。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而且难免在灌装完毕后产生滴漏现象,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灌装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不会发生滴漏现象,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上、下阀盖、阀杆、灌装杆、灌装座、灌装头,上、下阀盖安装在阀体的两端,阀杆的一端即阀芯部份安装在阀体内,阀体上开有进口孔和溢流孔,下阀盖上开有出口孔,灌装杆的一端连接在下阀盖的出口孔上,灌装头固定在灌装杆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杠杆、连杆、导杆、连板、上、下挡块、上、下弹簧、调节螺母,凸轮和杠杆的中端分别连接在灌装设备的机架上,杠杆的两端分别与凸轮轮廓接触和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灌装杆上,连杆的中间滑套在导杆的中端,使连杆可沿导杆作上下移动,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板和灌装座上,灌装座滑套在灌装杆的另一端,阀杆的另一端呈细长轴,并通过上阀盖向外延伸,连板的另一端滑套在阀杆另一端的细长轴中,在位于连板上下两端的阀杆上分别装有上档块、上弹簧和下档块,在连杆与灌装座之间的灌装杆上装有下弹簧,调节螺母固定在灌装座下的灌装杆上。工作时,灌装设备中的送瓶机构将瓶送到灌装头的下方,同时凸轮旋转带动杠杆摆动,杠杆带动连杆沿导杆作上下移动,连杆带动灌装杆、连板、灌装座、阀体作上下移动,当连杆下移使灌装座碰到瓶口时,灌装座、导杆、连板不动,而阀杆通过上弹簧和上下档块的作用也保持不动,此时下弹簧受压,阀体、灌装杆向下移动,从而使阀杆的阀芯打开出口孔,关闭溢流孔,液体从进口孔经出口孔灌入瓶内。当连杆上移时,一开始,受压的下弹簧复位,使灌装座顶住瓶口不动,则导杆、连板不动,阀杆在上弹簧和上下档块的作用下也保持不动,而灌装杆、阀体上移,从而阀杆的阀芯关闭出口孔打开溢流孔,使液体从进口孔经溢流孔流回液箱,连杆继续上移,灌装座离开瓶口。无瓶时,连杆下移,灌装座与瓶口不接触,从而出口孔不打开,实现了无瓶不灌装。
为避免灌装完毕后产生的滴漏现象,在灌装头上开若干小直径孔道,使阀芯关闭出口孔时,造成小直径孔管道内负压,即可杜绝滴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凸轮、杠杆的形式来控制阀的打开与关闭,对灌装设备中的送瓶机构也省略了将瓶向上输送的运动,故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和使用方便之优点。次外,在灌装头上开有若干小直径孔道,利用管道内产生的负压,杜绝了滴漏现象。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灌装头的俯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世海,未经朱世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