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阀式稳流阀无效
申请号: | 93221243.3 | 申请日: | 199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夏静洁,龚金海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阀 式稳流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供暖管网中所用的稳定流量的阀。
目前热水供暖系统中,为了使热水按设计流量分配于各内部系统中,一般都在管网中安装如图1所示的调压板,其作用是利用其中孔板的孔径大小调节流量。但是,该调压板不能起到稳定流量的作用。因此,当热水供暖系统扩大时,就必须重新制作和更换合适孔径的调压板,并重新绘制水压图、重新进行各种复杂的水力计算,从而带来诸多不便和种种麻烦。1992年5月22日中国专利92222106.5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阀,解决了上述调压板带来的种种缺点。图2是该项专利的附图。这种流量调节阀由端套1,限流圈2,阀体3,阀芯7,引压管9,孔板10,活塞缸11及活塞12组成。该阀在出口处装有一个孔板10,介质从孔板10流过时产生一个压差,该压差通过引压管9传递到活塞12上部,使活塞12在活塞缸11中移动,从而带动阀芯7在限流圈2中改变开度,起到稳定流量的作用。但是,该阀有几个缺点:一是引压管和孔板制作成本较高,且安装起来非常不方便;二是活塞与活塞缸之间要求没有间隙,加工难度较大;三是该阀只能制作成水平安装型。在垂直管线或有一定倾角的管线上无法安装使用。因此,该阀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种种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安装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制作成水平安装型、亦可制作成垂直安装型(介质流向可自下而上,也可以自上而下),还可制作成有一定倾角的稳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阀的主要部件仍由端套、限流圈、阀体、阀芯等组成。取消了图2中的引压管和孔板,用差压子代替图2中的活塞12,阀芯采用滑阀结构,其中心是中空的、周围有若干个孔使阀芯内外相通。阀芯的一端位于端套内,另一端与差压子连成一个整体。在差压子上设置一个差压通道,该差压通道由一个或几个任意形状的孔组成。差压通道与阀芯的内腔相通。当介质流过差压通道时产生一个压差,该压差对差压子产生一个推力,从而带动阀芯移动改变限流圈的开度。开度变小时,介质流量变小,对差压子的推力也变小。这样阀芯靠自身的浮力或重力或弹力移动又使开度变大。当介质的推力与阀芯及差压子的浮力或重力或弹力相等时,阀芯在限流圈中的开度保持不变。从而使流量保持稳定。这时的流量等于额定流量。如果外界因素影响使流量偏高额定流量时,阀的开度将重新调整,直至恢复到额定流量为止。
由于这种稳流阀取消了引压管和孔板,因而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安装都十分简单。因为没有了引压管和孔板的限制,该阀可制作成水平安装型、垂直安装型和倾角安装型等多种型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背景技术中调压板结构图;
图2为现有流量调解阀结构图;
图3为垂直安装型滑阀式稳流阀结构图;
图4为水平安装型滑阀式稳流阀结构图;
图5为角通型滑阀式稳流阀结构图;
图6为差压子阀芯及差压通道结构图;
图7为垂直安装型滑阀式稳流阀结构图;
图8为阀芯、差压子及差压通道结构图;
图9为垂直安装型滑阀式稳流阀结构图。
图中1-端套、2-限流圈、3-阀体、4-差压子、5-挡、6-差压通道、7-阀芯、8-弹簧、9-引压管、10-孔板、11-活塞缸、12-活塞、13-变通柱。
实施例1:图3是垂直安装型(介质自下而上流动)滑阀式稳流阀的结构示意图。阀芯7是滑阀结构。其中心为中空的。阀芯7的下端位于端套1内,上端与差压子4连成一个整体,在靠近差压子4的一端开有几个三角形的孔,使阀芯内外相通。差压子4上有一个差压通道6,该差压通道6由一个圆形小孔构成。挡5挡住差压子4,使之不致于掉出阀体。当介质自下而上流动时,介质从阀芯7上的孔流入阀芯7内腔,然后从差压通道6流出。流经差压通道6时产生压差、推动差压子4和阀芯7上移、使阀芯7在限流圈2中的开度变小、从而减小介质的流量。当介质的推力与差压子4及阀芯7的重力相等时。阀芯7在限流圈2中的开度稳定不变。
图6是差压子4、阀芯7和差压通道6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在图6中,差压通道6是一个圆形小孔。该差压通道6可以由几个小孔构成。甚至可以是一个网状结构,其作用是使介质流过时产生压差。
实施例2:图4是一种水平安装型滑阀式稳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的内部结构与图3基本相同,其作用原理也完全一样,只是阀的出入口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介质由自下而上流动变为水平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雾透气散热安全帽
- 下一篇:梯形立体喷射气液接触组合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