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包装机的计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9500.8 | 申请日: | 1993-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清如 |
| 主分类号: | B65B3/26 | 分类号: | B65B3/26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装机 计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包装机的计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调整滑块与中心固定轴的距离,以控制活塞冲程的长短,达到控制高粘度液体流量的多少的计量装置。
目前,高粘度液体的计量包装尚无自动包装机械之设计,大都仍停留在人工计量包装的阶段,故包装时颇为费时且费事,且包装重量的准确性亦常因为人疏忽而有些许差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计量包装高粘度液体的包装机的计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特征为在机体左方之支座上设有一圆型曲柄,该圆型曲柄后方凸设有一中心固定轴,内部设有一滑槽,滑槽内则设入有一螺杆,螺杆上则螺接有一滑块,又螺杆前后端各设有一调整螺帽,而滑块下方枢接有一拉杆,该拉杆藉由一コ型连接块联结有一连杆,连杆前端则设有一活塞于上述供料闸门内,而供料闸门内系设有三道相互连通之入料口、容室及出料口,并于中央汇流处设有一双月型转轴控制,通过调整滑块与中心固定轴之距离,以改变活塞冲程的长短,即可控制供料闸门流出液体量的多少,以达到计量控制之最佳包装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 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料动作图。
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系设有一机体1,该机体1左侧突设有一支座10,支座10近中央处设有一承接座100。机体1上方设有一料斗11及一搅拌机12,顶部架设有二滚轮13、14,该二滚轮13、14是供架设成卷包装袋用,右侧则设有一电气控制箱15。料斗11下方连接有一供料闸门16,机体1正面还设有一液体包装机构17。一圆型曲柄2架设于支座10左方,内部设有一滑槽20(请参阅图2所示),滑槽20内则设入有一螺杆21,螺杆21前后端分别螺接有调整螺帽22、22′,螺杆21上还螺接有一滑块23,滑块23下方则凸设有一支杆230。圆型曲柄2上方凸设有一中心固定轴24,该中心固定轴24上嵌接有一传动杆25,并受该传动杆25传动而产生360度旋转。一拉杆3,与滑块23相连接,连接处设有一轴承30,轴承30下方螺接有一螺帽31。一コ型连接块4,通过一插销40与拉杆3相连接,而连接块4系嵌持于支座10的承接座100上,并可在承接座100内左右移动。一连杆5,与连接块4相螺接,右侧连接有一活塞50,该活塞50设置在供料闸门16左侧的容室160内;一双月型转轴6,设于供料闸门16内,以控制供料闸门的入出料,其上、下端等分相对设有一缺槽60、61,供料闸门16上方为入料口161,下方则设为出料口162。
倘欲计量包装时,仅需按下电气控制箱15的启动开关,使传动杆2受动力传动而带动圆型曲柄2产生360度旋转,请参阅图2所示,此时,设于圆型曲柄2内的滑块23因已预先调整与圆型曲柄2的偏心位置,故当圆型曲柄2受传动杆25驱动旋转时,滑块23即被带动而产生偏心转动,进而拉动拉杆3向左移位,同时,与拉杆3相连接的连杆5即带动活塞50向左移动,使容室160形成最大容纳空间,此时,双月型转轴6即受电路控制而转动,促使料斗11内的高粘度液体物料流入入料口161,并经双月型转轴6的缺槽60流满于整个容室160内,及至滑块23受圆型曲柄2带动至最右侧的偏心位置时(如图3所示),连杆5上的活塞50即向右挤压液体物料,使液体物料自双月型转轴6的另一缺槽61流出至出料口162,如此,即可供作最大液体流量包装。当需要作较小流量包装时,使用者仅须转动调整螺帽22,以调整滑块23于近中心固定轴24处,当圆型曲柄2转动时,滑块23即作最小的偏心转动,此时,活塞50的冲程即较短,使流入容室160内的液体物料即被控制为较小流量,如此,即可作较小液体流量包装。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施例仅须转动调整螺帽22,使滑块23与固定轴24距离增长或缩短,以改变活塞冲程的长短,即可控制流出液体量的多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清如,未经庄清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9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