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立窑的卸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6425.0 | 申请日: | 1993-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恩来 |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F27B9/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立窑 卸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中的机立窑,它涉及对塔式机立窑,盘塔式机立窑卸料蓖子结构设计和性能上的改进与提高,属水泥机械领域。
目前,机立窑在我国水泥行业中以其特有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机立窑煅烧由于热传导方式所致,造成中心通风差,底火不平,使机立窑中心部位的熟料的煅烧程度比起边部的要不足,质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控制不稳定,且由于卸料蓖子表面垂直压力中心部位与边部差距不大,这就影响了出窑后熟料的质量。另外,由于机立窑一般采用卸料蓖子下部通风,这就造成了通风阻力大,使卸料蓖子上部煅烧后的熟料冷却上受到影响,不能充分有效地阻止β-C2S转化为r-C2S,也直接影响到了水泥熟料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设备结构上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立窑卸料装置,通过对卸料蓖子结构上的改进使出窑熟料的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改进后的卸料蓖子包括通风管,水管和喷水环,其特征在于,卸料蓖子顶部到底部的高度距离a为1000-2000mm 通风管从卸料蓖子中一直通到其顶部位置,位置高度为700-1700mm且顶部上有一开孔,通风管中套装有水管,水管顶端伸出通风管的顶端且其上装一喷水环并与通风管联结一体。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喷水环的示意图。
其中图2a为环形,图2b为锥形,图2c为T形,图2d为棒形。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图1所示,立窑(6)为塔式或盘塔式立窑,其直经为1700-3200mm,进料口(7)到卸料蓖子(3)的高度距离约为8000-12000mm。改进后的卸料蓖子(3)包括通风管(2),水管(4)和喷水环(1),卸料蓖子(3)顶部到底部的高度距离(a)为1000-2000mm。采用这种结构设计是为了改变卸料蓖子(3)的表面垂直压力分布,使边缘部位比中心部位的压力更大,这样,边缘部位出料的量就多,使得熟料煅烧更完全后再出料的趋势分布更加合理,因为边缘部位比中心部位煅烧更充分一些。此外,使通风管(2)从卸料蓖子(3)中一直通到其顶端位置,位置高度为700-1700mm,卸料蓖子(3)的顶部上有一开孔(5),通风管(2)中套装有水管(4),水管(4)顶端伸出通风管(2)的顶端且其上装一锥形喷水环(1)并与通风管(2)联结一体。由于采用了高位直接鼓风减少了阻力,大大改善了中心通风差的缺点,底火均匀,熟料煅烧完全。另外,由于装上了水管(4)和喷水环(1)使卸料蓖子(3)顶端在鼓风的同时通过喷水环(1)喷出雾化水蒸汽,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卸料蓖子(3)上部熟料的冷却速度,有效地阻止了β-C2S转化为r-C2S,同时也有效地去除了熟料中所含有害物质-游离氧化钙(fcao),使水泥安定性大大提高。总之,通过改进了卸料蓖子(3)的结构,并采用了高位通风雾化冷却的设计方案,从几方面大大提高了水泥熟料的质量,为水泥的各种参数达标提供了保障。
此外,参见附图2所示,喷水环(1)的形状为环形、锥形、T形及直棒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改变了卸料蓖子表面垂直压力分布,使边缘部位比中心部位的压力更大,使熟料完全煅烧后再出料的趋势分布更加合理;高位通风也使熟料煅烧更完全,雾化冷却既保证了熟料质量又控制了游离氧化钙(Fcao)的含量,使产品质量得到全面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恩来,未经刘恩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