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状钢丝绳减振缓冲系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4124.2 | 申请日: | 199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锡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 地址: | 20008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钢丝绳 缓冲 系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环状钢丝绳减振缓冲系列装置。
振动冲击所造成的各种精密仪器,家用电器,贵重文物,玻璃制品等等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相当惊人;由于振动冲击所造所的环境污染,建筑物损坏和劳动保护方面的问题也相当普遍,情况十分严重。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为例,其南北引桥上设置的604盏路轨照明灯,在采用减振灯具之前的近二十年间,由于机车或客货列车经过时的振动所引起的灯头平均损失率为每个月20%,每个灯头以15元计,仅这一项损失累计就超过四十万元。
再以1987年由上海运往石家庄的洗衣机为例,由于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使运抵目的地后的整批货物完好率仅为52%;1984年我国箱装平板玻璃经车、船运输后,所造成的损失高达4.5亿元。
经过研究分析可以知道,不少治理难度很高的噪声污染问题,实际上是由低频振动激发,而由穿透性很强的中长声波引起的。依靠普通的吸声、隔声材料根本不能解决这类问题。综上所述,开发一种高效的减振缓冲装置势在必行。
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德国、法国、挪威等欧美国家对钢丝绳减振器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也自八十年代中期逐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有几种产品进入市场。但是比较普遍使用的钢丝绳减振器,其作为减振元件的钢丝绳均是垂直盘旋而成,并分别固定在两块矩形平板上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垂直方向稳定性较好,而水平方向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状钢丝绳减振缓冲系列装置,它结构简单,安装也很方便;在振动与冲击环境条件下,可减少受振动冲击物体(或人员)的振动冲击响应,且能增加这类装置的单位容重的承载能力,以及提高其受载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环状钢丝绳减振缓冲系列装置,包括均是圆形板或圆形同轴阶梯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一组或一组以上的、长度和直径相同的或各不相同的钢丝绳;钢丝绳呈一重或多重对称分布地固定安装在两固定板之间。其中钢丝绳是多股紧密缠绕的,且其直径最好在2.4-16.0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减振缓冲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也很方便,且具有以下特点:
-优势频率低达5HZ左右,其相应的振动传递率小于或等于1.0;
-优势频带狭窄,使振动系统能很快越过共振点,从而能有效地保护受振物体(或人员);
-隔冲效率高达95%以上;
-对温度、酸碱等外环境适应性强;
-使用寿命长。
此外,还能增加这类装置的单位容重的承载能力,以及提高其受载时的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参看图1和图2,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通常是两组结构相同的固定板,在图中,它们均呈三层同轴阶梯形结构,且这两组固定板1和2如图2所示呈相对方式设置。各组固定板均包括四块直径依次缩小的圆形夹板和阶梯形圆形夹板3,4,5和6及3′,4′,5′和6′。各组固定板里相邻两块夹板之间设有容纳钢丝绳端头的径向凹槽(未标号),这些凹槽在各圆周上是对称均匀分布的。在夹板3和4之间及夹板3′和4′之间的凹槽里分别固定安装着第一重钢丝绳7的两端,第一重钢丝绳7至少有3根以上,且它们的长度和直径都相同。夹板3和4及夹板3′和4′分别通过若干平头螺钉10被相互固定并由此夹定钢丝绳7的端头。固定后的钢丝绳7均呈环状。第二重钢丝绳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夹板4和5及4′和5′之间沿其周面径向对称均匀分布的凹槽里(未画出),并通过平头螺钉11被固定夹紧。第二重钢丝绳8至少有三根以上,且它们的长度和直径都是相同的,固定后的钢丝绳8均呈环状。第三重钢丝绳9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夹板5和6及5′和6′之间的、沿其周面径向对称均匀分布的凹槽里(未画出),并通过平头螺钉12被固定夹紧。第三重钢丝绳9也是至少有三根以上,且它们的长度和直径也都是相同,固定后的钢丝绳9均呈环状。各重钢丝绳7、8和9的长度和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钢丝绳7、8和9都是多股紧密缠绕,它们的直径最好在2.4-16.0毫米之间。
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中心处,亦即夹板5和6及5′和6′的中心处设有螺孔13和13′,通过它们,使本装置可分别与支承物(如地面等)及被支承物(如要减振缓冲的物体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锡,未经胡振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保护多件行李的双保险旅行用防盗器
- 下一篇:扁头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