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无效
申请号: | 93211964.6 | 申请日: | 199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立仁 |
主分类号: | B63C11/18 | 分类号: | B63C11/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方 平面 进气式可 多方 调整 咬嘴 角度 潜水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呼吸管,尤指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它可使潜水者免除吃水、呛水的危险,而且可任意调整咬嘴角度使之处于舒适自然的使用状态。
呼吸管与蛙镜、蛙鞋被称为潜水三宝,为潜水活动的重要器材,尤其在浮潜活动(又称徒手潜水)更是必备的器材,其作用是帮助潜水者在水面浮潜时,觅看水中景物仍可持续呼吸。
目前习用的呼吸管,最常见的构造为一直径约1.5cm~2cm、长度约30cm~40cm的圆形中空管子;该管子顶端为开放式管口,作为空气进出口之用,管子底端连接一适合嘴型的软质咬嘴,另外则于管子上套设一夹扣,以利呼吸管固定于蛙镜之上。使用时,将夹扣夹固于蛙镜的头带上;因此当使用者(潜水者)配戴上蛙镜时,呼吸管便也一起与蛙镜固定于潜水者头部,即,蛙镜覆盖住使用者的脸部,而呼吸管则位于使用者头部侧面约靠近耳朵位置。当进行浮潜活动时,使用者便可拿起位于管子底端的软质咬嘴轻咬口中,脸部朝下浮潜于水中,并使管子上端突出于水面约15cm,由于管子上端为开放式管口,保持使用者嘴部与外界空气的畅通,如此使用者就可一边观看水底景物,一边以嘴部换气经由呼吸管持续保持呼吸。
上述呼吸管虽然可让使用者于水中进行换气,然而该呼吸管顶端管口采完全开放式设计,于浮潜当中,若使用者头部未能保持一定正确角度致使呼吸管倾斜至其管口接近水面、或者因海浪或浪花的覆盖或冲击拍打,其海水皆极易自呼吸管的管口进入管内。当使用者感觉到有水侵入管内时,就必须先闭气(封口),水才不会吞入肚里(吃水),然后利用腹部的力量用力将管内积水吹出(吹水),以利下一次的呼吸换气,这是非常需要技巧性的吹管技术。然而,由于海浪的不稳定以及使用者头部未能随时保持固定角度,因此,海水随时都有侵入管内的可能,因此使用者便需经常不断地吹水。此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是需要相当谨慎的,如果稍有不慎,即会容易造成吃水、呛水的危险,纵然是一位熟手,虽然经验丰富、吹水技巧成熟,有时亦不免疏忽造成吃水、呛水现象,而且于浮潜时长时间的吹水对体力是相当耗费的,况且,口中不时充满海水,其滋味亦不好受。此等容易造成吃水、呛水的危险现象,是习用呼吸管最主要的缺点所在。
虽然目前有针对上述习用呼吸管容易不意进水的现象,提供各种所谓的自动止水呼吸管,但其构造复杂,有时也令使用者有一时吸不到空气的恐慌感。
又,目前呼吸管于配戴使用时仍然不够理想,造成使用者很大不舒适之处,那就是发生在咬嘴部分。目前的呼吸管,其咬嘴角度一般为固定或为定轴式,仅可前后两个方向调整而已,然而,呼吸管的配戴是固定于使用者头部外侧靠近耳朵之处,当使用者将咬嘴置于口中时,就会因头部外侧与口部间角度相差的关系,使咬嘴部分与管子之间产生一偏扭现象,但是,该管子是固定于蛙镜的头带上,因而该偏扭现象自然发生在咬嘴部分,使得咬嘴部分有随时自使用者口中外脱扭正的趋势及力量,此时,使用者只能以口用力咬住咬嘴,以防该咬嘴脱出口中。虽然目前呼吸管某些咬嘴可前后旋转以消除一些角度,但是因为每个使用者的脸型不一,该咬嘴角度仅为前后方向调整,尚无法依每个人调整出理想自然的咬嘴角度,因此配戴时仍是非常不舒适。况且,每次浮潜时的活动时间一般约为1~2小时左右,于此长时间下要始终用口部力量咬住咬嘴是极不舒服而且容易疲劳。此为目前呼吸管于咬嘴部分所造成的明显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能避免呼吸管进水并能依个人需要调整咬嘴角度至最舒适自然的使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包括管体、咬嘴座、咬嘴,该管体顶端的管口的外侧固定设有与管体相互连通的外管体,管体的最顶端设置一封闭该顶端管口的顶盖,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较该管体的顶端管口低而形成一高度差,并以管体管壁相间隔;该管体底端的内壁形成球形内管壁;
该咬嘴座,其前端为一中空球形体与所述管体底端的球形内管壁相结合,该咬嘴套置于咬嘴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在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处可设有外罩,该外罩卡设在管体上,该外罩具有比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为大且开口向上的罩口,该罩口与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相通且形成同一平面;外罩底部形成多个栅孔并装设有一仅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立仁,未经冯立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1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送螺丝装置
- 下一篇:冲击和斜击式水轮机带有辅助喷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