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救泳帽无效
| 申请号: | 93209675.1 | 申请日: | 199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毛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保平 |
| 主分类号: | A63B33/00 | 分类号: | A63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救 泳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在游泳时使用的安全性器具。
对于在水中游泳者来说,无论是初学者或者是识水性者,均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即无论何种原因,一旦使人没入水下过久,而又无法及时上升到水面呼吸空气时,则使人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显然需要这样一种器具,人在水下发生意外时,利用这种器具即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而维持人的正常呼吸,不至于被水窒息而危及生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在水下防止被水窒息的自救泳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帽体由直接与人头部接触的内层,可随时打开的外层,漂浮器、呼吸器,以及连接漂浮器与呼吸器的通气软管组成,通气软管盘绕于帽体内层上构成帽体中层,而呼吸器及漂浮器则安装于帽体的顶部。当人在水下危急时,能够迅速地拉一帽顶的呼吸器安于嘴部,与此同时,帽体外层即通过拉下呼吸器的动作而被打开,漂浮器的通气软管被释放,漂浮器即浮于水面开始接纳空气,使人在水中呼吸到空气,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构思合理,特别是将救生器具设计为可直接戴在头上的泳帽形式,这将对正常的游泳不会带来任何的不便,又便于在异常情况下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器。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直接戴于头上的帽体内层(2),盘绕于内层(2)上的通气软管(11)构成帽体的中层,由弹性压片构成帽体外层(1),外层(1)由调节帽圈(3)和水中呼吸器(4)卡接固定,稍用力拉下呼吸器(4)即可使弹性压片亦即外层(1)打开,使通气软管(11)和装于呼吸器(4)下部的漂浮器(5)被释放。
根据图2,呼吸器(4)内进气管与通气软管(11)的连接处为单向阀(12)和呼气出口(13),呼气出口(13)上具有微孔且套以胶管,吸气时胶管受负压而封闭微孔,使水不能进入。呼吸器(4)内进气管的端头上为封水橡胶套(6),使用时可用牙齿退掉。在呼吸器(4)上设置了鼻夹或鼻塞的固定点(7),便于使用鼻夹或鼻塞堵塞鼻孔。
根据图3,漂浮器(5)由浮子(8),装于通气软管(11)端头的防水盖(9),位于防水盖(9)下方,装于通气软管(11)上的阻水环(10)组成,该结构使漂浮器(5)能顺利接纳空气而使水无法进入通气软管(11)。
在游泳时,将自救泳帽戴于头上,一旦发生意外,泳者在水中可能被水窒息时,迅速拉下头顶部呼吸器(4)安于嘴上,此时外层(1)即已被打开,漂浮器(5)和通气软管(11)被释放,漂浮器(5)升至水面接纳空气。泳者用牙退掉封水橡胶套(6),开始用口进行呼吸。在2-3米深的水中,人可在水下走到岸边,在较深水中,由于人体比重与水相近,只需放松或抱膝,即可不下沉。此时水上漂浮器(5)还可起到救援信号作用。自救泳帽在平时还可用作潜水玩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保平,未经毛保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