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水阀无效
| 申请号: | 93207997.0 | 申请日: | 1993-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兴 |
| 主分类号: | F16L29/00 | 分类号: | F16L2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 ||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止水阀,其中,藉水压掣动阀杆的挡水缘,使阀杆的止水缘可与止水阀的滑道止水面紧贴,达到自动止水的目的,可延长整体结构使用的时间。
按目前最常见的水龙头与水管接合的结构,即如图5所示,其水龙头(10)系直接利用内、外螺纹的配合,螺锁于水管(11)上,如此的结构,当水管(11)端未装置水龙头(10)时,必须将该开口处螺设一封水螺帽,装配水龙头(10)时方将的拆去,不但费时费工,而且当该封水螺帽拆去时,水即不断由该水管(11)开口流出,到处喷流,不仅造成水龙头(10)装配上的困扰,更形成水资源的浪费,溅泾周围的环境及人或物者,甚为不便,当然,该等结构在水龙头(10)损害更换时,亦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故该一结构实有改良的必要。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为使止水阀的结构可以水压的方式自动控制封水的状态,以延长整体结构的寿命,提高封水性能,乃以本身制作止水阀相关零件多年的经验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研制以后,终于能提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一简单的结构,可以达到以水压自动封闭的止水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阀,其止水阀的入、出水端分别与水管及水龙头螺接,而其特征在于止水阀中段内部设中空小孔径的滑道,滑道相对前述入水端设止水面;前述滑道内穿设一阀杆,阀杆穿出滑道端各设突出的挡水缘及顶动盘,挡水缘一体延伸与止水面相吻合的止水缘,阀杆中央设输水孔,输水孔相对挡水缘端封闭,并以通水孔穿设,顶动盘为水龙头顶制,挡水缘与止水缘即离开与止水面顶贴的位置,水由其间流动经通水孔进入输水孔由顶动盘中央的开口端流入水龙头,水孔头拆离后,以水压推动挡水缘,止水缘与止水面贴合封闭通水孔,达自动止水的目的。其特征还在于其通水孔可设于止水缘上,亦可设阀杆近止水缘处。
为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动作状态图。
图5系习用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止水阀(20)入水端(21)与出水端(22)分别与水管(11)及水龙头(10)以内、外螺纹的配合螺接成一体,止水阀(20)的中段处设有一圆径较小的滑道(23),滑道(23)近入水端(21)处设圆锥状的止水面(230),而一阀杆(30)穿套于该滑道(23)内,阀杆(30)穿出滑道(23)的两端处各突出一圆突状的挡水缘(31)及圆盘状的顶动盘(32),而挡水缘(31)与阀杆(30)间设斜度与止水面(230)相当的斜锥止水缘(310),止水缘(310)上分布有数个通水孔(311),该通水孔(311)可与阀杆(30)中央的输水孔(33)端连通,输水孔(33)的另端穿出顶动盘(32)的中央形成开口端(330),与水龙头(10)相对。
当水龙头(10)螺接于止水阀(20)的出水端(22)处时,其水龙头(10)端部顶向顶动盘(32),使阀杆(30)与挡水缘(31)离开该封水位置,止水缘(310)与止水面(230)分离,如图3所示一般,水可由止水缘(310)与止水面(230)间流过,经通水孔(311)流入输水孔(33)至开口端(330)进入水龙头(10)内,随着水龙头(10)的开启与关闭得以控制水龙头(10)的出、闭水。
而当水龙头(10)拆离止水阀(20)的出水端(22)时,水龙头(10)对顶动盘(32)的顶持力量顿失,而由水管(11)而至的水压仍源源不绝,水冲向阀杆(30)端的挡水缘(31),如图2所示,藉挡水缘(31)浮突的表面,使该挡水缘(31)确实为该水压所推顶,使止水缘(310)与止水面(230)确实紧贴,将止水缘(310)表面上的通水孔(311)为止水面(230)所封闭,水即无法自该通水孔(311)经过,形成一自动闭水的形态。
藉该一结构应具有以下习知结构未具的优点。诸如:
1.水压作动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杆(30)推动力量除了来自于水龙头(10)外,更于入水端(21)的挡水缘(31)为水压力所推动者,当水龙头(10)的顶持力量消除后,即可为水压力所掣动,故其使用上,并无任何结构必须要变形,自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构件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使用,得以延长整体构件使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兴,未经王德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7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填药铠装连续焊接电焊条
- 下一篇:水位探测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