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气筒的活塞止漏环无效
申请号: | 93202237.5 | 申请日: | 199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16J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洁敏,林道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气筒 活塞 止漏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打气筒构造,尤指一种套设于打气筒的双向进气活塞上的止漏环构造。
早期的双向进气活塞与止漏环的构造如本申请人所申请并获准的台湾专利第七九二0七四三九号,请参阅图1,其基本构造包含有:一气缸10,呈圆筒状;一双向进气活塞20,设于该气缸10内,并将气缸10内部分隔成容气的第一及第二气室12、14,活塞20开设一径向的进气孔22,且于该进气孔22二侧的环面上分别设第一与第二环槽23、24,并形成第一与第二肩面231、241,该二环槽23、24间对应于进气孔22二端并形成二缺口25。一活塞杆30设于活塞20一端面的凹槽26中,其中空气道32可与进气孔22导通。第一及第二止漏环40、42分别套设于该二环槽23、24内。
如图2所示,当活塞20压向气缸10的第一气室12时,由于气缸10右端单向阀(未示)的止逆,使第一气室12内的空气受压缩而升高压力,高压空气穿过活塞20与气缸10内壁间的隙缝迫使第一止漏环40位于这些缺口25的部位变形产生隙缝,从而进入进气孔22,第二止漏环42受高压空气的作用压向该第二肩面241,防上高压气体进入第二气室14,进入进气孔22的高压气体借道该中空气道32而对轮胎充气。同时第二气室14因体积增大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可自该气缸10左端的单向阀(未示)进入第二气室14内。同理,活塞20压向第二气室14时,其作动原理同上,可对轮胎充气。充气完毕或充气动作暂停时,该中空气道32内的气压高于二气室12、14,高压气体可经由进气孔22分别将二止漏环40、42推向二肩面231、241,如图1所示,产生止逆效果,使高压气体无法回流至二气室12、14。
最近,本申请人又针对双向进气活塞与止漏环的结合构造戳力研究,分别再提出台湾专利第八0二一0九二0号与第八0二一0八八二号,亦均获批准,第八0二一0九二0号专利案,请参阅图3,它包含有一活塞50,设于一气缸60内,并将气缸60分隔成第一气室62与第二气室64,活塞50的环面设一环槽52,并于环槽52底壁开设一径向的进气孔54,一活塞杆70设于该活塞50的凹槽56内。其中空气道72与进气孔54导通。二止漏环80、82设于该环槽52内,可于环槽52内滑移,其中环槽52的宽度略小于三止漏环横断面直径之和,所需的精度较高。
请参阅图4,当活塞50压缩第一气室62时,高压空气可自第一气室62穿过活塞50与气缸60的缝隙,促使第一止漏环80离开第一肩面521并滑向第二肩面522,与之靠接而让出进气孔54并封闭往第二气室64的流道,则高压空气可经进气孔54进入中空气道72,以对轮胎充气,同时外界空气对第二气室64进气;同理,活塞50压缩第二气室64的原理如同上述。
当充气完成或充气动作暂停时,中空气道72内的气压大于二气室62、64,因环槽52的宽度略小于三止漏环横断面直径之和,故二止漏环80、82靠接时所在位置中心的平面于活塞往复行程中,必分别位于环槽52中心线二侧,因此自中空气道72流向进气孔54的高压空气必将二止漏环80、82分别推向二肩面521、522,如图3所示,使高压空气无法流向二气室62、64,以达到止逆目的。
请参阅图5,第八0二一0八八二号专利案包含有:一活塞90,设于一气缸100内,将气缸分隔成第一及第二气室102、104,活塞90环面设有环槽92,并设一径向的进气孔94,活塞90一端还设一凹槽96,并同轴设一容纳空间98使之与进气孔94导通,一活塞杆110设于该凹槽96内,其中空气道112可经由容纳空间98与进气孔94连通,一单向阀120设于该容纳空间98内,一止漏环122设于环槽92上。
再请参阅图6,当活塞90压向第一气室102时,第一气室102内的高压空气可流向活塞90与气缸100的间隙,止漏环122可受高压气体作用压向第二肩面922,防止高压气体流向第二气室104,高压气体因此可循环进气孔94到达容纳空间98,将该单向阀120后推而进入中空气道112对轮胎充气,同时第二气室104自外界进气;活塞90压向第二气室104的原理亦同。
当充气完毕或充气动作暂停时,中空气道112内气压较高的高压空气可将单向阀120推向容纳空间98底壁,以封闭通往进气孔94的流道,如图5所示,达到止逆目的。
上述三个专利案皆是本申请人开发的产品,均具有实质功效,但其所需的构件较多,亦即需有较多的止漏环,或搭配单向阀使用,而且构件间的精度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打气筒的活塞止漏环,其构件数量少且动作确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丰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2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动旋转模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