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和自动并用充气式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00081.9 | 申请日: | 1993-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苏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苏学 |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锦阳 |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自动 并用 充气式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者或落水者使用的救生器具,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现有的充气救生具,如救生圈,一般是在入水前预先充气,缺点是体积大,不宜携带。还有一种利用液化气或碳化钙,入水后在人为控制下气体进入气囊或由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给气囊充气,此种救生器的缺点是控制过程较复杂,在紧急情况下有储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游泳者或落水者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控制简单并能自动充气的救生器具。
本实用新型由液化储存容器,阀门,气囊和导气管组成,容器与阀门2 相连接,阀门2通过导管4与气囊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阀门是一个包括两个活塞式气门控制机构的装置,其中一个为手动控制机构,由推杆19、弹簧13、弹簧17,锥头杆体16组成,推杆19与壳体5之间套装弹簧17、推杆19与锥头顶杆16上端相接触,锥头顶杆16的底部由弹簧13支撑,推杆19的上部有卡翅18,另一个为自动控制机构,包括密封罩6,弹簧7,弹簧13,支撑体9,锥头杆体10,弹簧7装在锥头杆体10的端头8与壳体之间,支撑体9为环状,由易溶于水的材料制成装在端头8与壳体之间,锥头杆体10的锥头一端由弹簧13支撑。
本实用新型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做成游泳者游泳时的保险设备,在遇有紧急情况时利用手动控制机构,可以使气囊很快充气产生浮力,也可做为常在水边作业或船上作业不会游泳者的保险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阀门,气囊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门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图2中11为出气口与囊3连接,14为进气口与储气容器1连接,15为通口,用于将阀体内的水泄放掉。
如图1和图2所示,将密封罩6拿掉后,本救生器即处于应急状态,当作业者不慎落水,支撑体9与水接触后将很快变软溶化,锥头杆体10将在弹簧作用下下降,打开气门使气囊充气产生浮力,这里支撑体9采用水溶材料制成,弹簧7的弹性大于弹簧13。在利用手动控制机构时,将手动控制推杆19旋转90°,此时卡翅18与壳体5的豁口对齐,弹簧17的弹性大于弹簧13,在弹簧17的作用下,手动控制推杆19推杆锥头杆体16向下移动,锥头杆体16下端的梯形塞与,壳体之间形成空隙,气体体由此空隙进入气囊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苏学,未经朱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0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风湿关节炎保健服装
- 下一篇:内填药铠装连续焊接电焊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