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在审
申请号: | 93119793.7 | 申请日: | 199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7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清;北村芳之;仓上达雄;小关正雄;松本健助;阿久津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付康,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本发明涉及检测室内地板温度,并根据该检测的温度值进行控制的空调机。
已知有一种以使脚下温暖为主的空调系统,它是通过检测室内地板温度,且当该温度较低时,调节向地板送风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并使热地毯等地面供暖装置联动,以便使脚下温暖。
而且检测地板温度用的辐射传感器,通常是由收集红外线的反射板和将由该反射板收集到的红外线集中起来的传感器部分构成。
已知的上述辐射传感器,如特公平3-5533号公报所述,其反射板的剖面形成呈所谓的抛物线形状,以便将接收到的红外线集中到一处(焦点)。
但是,原有的辐射传感器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反射装置的结构是相对于中心线呈对称形式,当偏离所检测的地板时,例如从墙壁的下端至房间的中央,它就不能检测这一宽广范围内的地板温度。
根据地板温度进行控制的空调机,最好是能检测从空调机的下方至室内中央这一宽广范围的温度。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检测大范围内的温度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设有室内机组和通过制冷剂配管与室内机相连的室外机组构成。
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反射装置的剖面形状呈将抛物线相切后的形状,可使辐射传感器收集红外线一侧的区域比另一侧宽大。
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例如在供暖运转时,当室内地板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时,可进行补偿,使供暖运转的设定值降低。
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由于反射装置的剖面形状呈将抛物线相切后的形状,所以能使辐射传感器收集红外线一侧的区域比另一侧宽大,即使检测区域偏时,也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检测遍及大范围内的地板温度。
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例如在供暖运转时,当室内地板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时,能进行补偿,降低供暖运转的设定值,因此在不失舒适感的条件下,能节约运转所需的电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组的外观图。
图2是该空调机的室内机组的斜视分解图。
图3是该空调机的室外机组的外观图。
图4是该空调机的室外机组的斜视分解图。
图5是该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7是室外机组的电路图。
图8是空调机的操作电路图。
图9是遥控器的外观图。
图10是表示该遥控器的盖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11是空调机上安装着辐射传感器的部分的剖面图。
图12是辐射传感器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表示辐射传感器的反射装置的说明图。
下面按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由室内机组1和通过制冷剂配管2与该室内机组1相连接的室外机组3构成。
如图2所示,在室内机组1中主要配置有外壳4内的热交换器5、向该热交换器5供给空气用的送风机6、以及控制它们用的控制器7。
在外壳4的前面装有前面板8,在该前面板8上支撑着能自由开闭的回风口格栅9。
在回风口格栅9的内侧,配置着去除较大的尘埃用的预过滤器10和能去除较小的尘埃用的过滤器11。在前面板8的下侧形成排风口12,在该排风口12上设有向上下改变排风方法用的水平导风板13和向左右改变排风方向用的垂直导风板14。
送风机6由横流式风扇15和风扇电机16构成。而且该送风机6沿涡形板17向排风口12送风。另外,在涡形板17的上部18处装有除湿运转时起再加热器作用除湿用加热器19。20是安装该加热器19用的安装板。
控制器7是控制热交换器5、送风机6及室外机组3等的运转用的装置,在其下部装有辐射传感器21。而且控制器7根据辐射传感器21的检测温度,控制送风机6、垂直导风板14、水平导风板13及室内机组1的运转。
另外,控制器7连接着检测室内温度的室温检测器22和检测室内湿度的湿度检测器23。24是电源插头。
前面板8和回风口格栅9等在图2中未示出。
图3及图4表示室外机组3,该室外机组3是安装在庭院或阳台等处的装置。
室外机组3的外壳由盖板31、与两侧板32、33形成一个整体的后面板34、前面板35和底板36构成。在上述前面板35上形成排风口36。而且在该排风口36上装有排风口格栅37。在右侧板33上装有形成提手38的端子罩39或球形罩40。在后面板34和左侧板32上形成回风口4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气体锥进的聚合物增强泡沫
- 下一篇:发动机气门旋转式配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