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吸式炉干馏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16990.9 申请日: 1993-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99404A 公开(公告)日: 1995-03-01
发明(设计)人: 刘运江 申请(专利权)人: 刘运江
主分类号: C10B49/00 分类号: C10B4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4623***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下吸式炉 干馏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炼焦技术,特别是用于煤的焦化下吸式炉干馏工艺。

经文献检索,91年能源部在山西介休县召开的改良焦炉培训班所发资料“山西省改良焦炉的技术状况”一文中所示:回收焦油水平较高的“萍乡”、“吕梁”、“介休一号”、“JHK-89”等改良炉的产油率只有0.3-1.2%,生产周期每炉6-10天,其中“萍乡”型焦炉排放的有害气、尘,分别超过GBJ4-3的2倍和7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消除现有技术中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大幅度提高焦油回收率,缩短生产周期的下吸式炉干馏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装料入炉体1→燃烧废气和干馏煤气进入集合管2→水洗塔3→油水分离器4→叶氏风机5→旋风捕油器6→缓冲罐16,同时炉体1底部和集合管2的冷凝水和油流入炉底池7→油水分离池8→分层后,水→贮水池12,油则间歇地被齿轮泵9送入贮油罐10,后期温高集合管2喷水,流入炉底池7的热水直接分流到热水池11→热水泵14喷冷→贮水池12。熄焦余水从炉底流经炉底池7分流回热水池11,补充新水进入冷水池13→冷水泵15→集合管2和水洗塔3。

结合本工艺流程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采用钢钎探火和炉面压、扎、浇与炉底旋动导管阀17的上下结合调火方法;二是根据导管温度实行450±30℃的控温促油和控氧保油措施;三是选用低灰块煤或型煤装炉;四是闭路水洗循环。

如果装炉料是块煤或型煤,则根据导管温度和铁钎探火深度,采用炉上扎钎,压灰浇水或炉下旋动导管蝶阀17等调火手段,达到催慢火,保厚火和抑快火的目的,停炉导管温要控制在450℃左右。

如果装炉料是水选精煤,当24个竖火道的火层全部到底后,就采取上压火眼砖和下调导管阀17相结合的措施,控制导管温稳定在450℃左右。

本发明的效果有以下四点:

1、上下结合调火,可控制火层均衡快速发展,缩短生产期,降低吨焦煤耗。

2、导管的控温促油和控氧保油措施,既使干馏的热耗能得到适当燃烧的补充,又不会导致产出的油气被烧损,因此可大大提高后期产油率。

3、外补水冷却总平衡复合循环,彻底消除黄烟,黑尘和毒水外流的污染现象;

4、能处理块煤或型煤,可使焦油产率精煤达4%,块煤达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全过程。

图1是下吸式干馏工艺流程图

图2是块煤或型煤下吸式干馏工艺操作示意图

图3是精煤下吸式干馏工艺操作示意图

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流程。首先将煤料装入炉体1,然后点上火,底引风,火下行。燃烧的废气和干馏煤气从炉底导管顺序进入集合管2,水洗塔3,气液分离器4,叶氏风机5,旋风捕油器6,最后排入大气或进入煤气缓冲罐16;同时炉体1底部和集合管2冷凝的水和油流入炉底池7,再流经油水分离池8分层后,水流入贮水池12,油则间歇地被齿轮泵9送入贮油罐10。水洗塔3,气液分离器4和旋风捕油器6底部的油与水都流入分离池8,生产后期炉内温度升高,集合管2内喷水,从集合管2淌入炉底池7的热水可直接分流到热水池11,热水池11的热水经热水泵14送去熄焦或露天喷冷洒入贮水池12。熄焦余水从炉底经炉底池7分流回归热水池11,构成熄焦减量循环。补充新水进入冷水池13,经冷水泵15送入水洗塔3和集合管2起冷却作用,热水池11,贮水池12,冷水池13三池底部有连通管,形成外补水抵消熄焦损耗的冷却总平衡复合循环。

实施例1

结合附图2详细说明利用块煤或型煤的操作方法:

(1)翻卵石、清碴

(2)装块煤、粒度20-100mm。沿炉边铺煤末,机侧宽200mm,其余三侧宽150mm。装料到平炉面,上铺劈材洒废油(邻炉有红焦或有点火煤气时可不用劈材)。临时炉门随装随砌,砌好后用泥抹严,装拉杆张紧。

(3)试风机5,启动后开总阀18,测定各导管的稳定吸力。关总阀18,停机。

(4)点火,先中后边,先下风后上风。未燃处洒油补点(也可用邻炉红焦或煤气点火,乘风拨火)。

(5)开机。当炉面火着遍时起动风机5,缓开总阀18。使导管吸力接近5mm水柱。火着匀并着旺后加大风量,在1小时内分3-4次加足风量定值到1600-1640m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运江,未经刘运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6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