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排污水余能回收罐无效
| 申请号: | 92240221.3 | 申请日: | 199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6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刚;孙吉宾;马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家刚;马猛 |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污水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高温高压排污水余能回收罐,属于压力容器。
锅炉是一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装置。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排放锅炉炉水,减少锅炉炉水离子浓度的手段,达到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我国现有工业锅炉40万余台,91年年耗标准煤10亿吨,仅锅炉排污水能量损失折合标准煤2千万吨。对于锅炉排污水的能量回收利用,目前常规作法是将锅炉排污水排放至扩室膨胀罐中,利用锅炉排污水在扩容罐内压力的突然变化,产生一部分蒸汽,将蒸汽回收,加热除氧器内锅炉给水,而具有一定温度的扩容水则放掉。由于将扩容水排入大气环境中,就决定其排放压力要高于大气压力,通常为0.15MPa以上,同时也决定了扩容饱和水温度在115℃以上。为了满足大气环境法规要求,高温扩容水必须经排污降温池冷却后排入大地水中。
现有技术主要缺点是回收了部分热能。对于具有一定温度的扩容水,不仅白白浪费其具有的热能,而且需要一定的投资费用,将其冷却至要求的温度后排放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最大能力回收锅炉排污水具有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这样实现的,锅炉排污水自排污水入口进入扩容室上部设置的连通管,经过连通管上四个对称布置的扩容雾化嘴雾化后喷入扩容室,由于压力骤然降低而产生闪蒸蒸汽,由扩容室顶部的蒸汽出口引出回收利用,剩余的扩容后的高温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扩容室下部的换热室,经过换热器的管程,与壳程中的锅炉除氧器给水换热,使其冷却至大气环境质量法规定要求的温度下排至环境的废水中。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在换热器传热管外设置传热肋片。这样,锅炉的排污水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后就不需要常规锅炉系统中的排污降温池(井),从而节省了费用又回收了热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中:1(排污水入口),2(蒸汽出口),3(扩容水出口),4(除氧给水入口),5(除氧给水出口),6(安全阀接口),7(连通管),8(扩容雾化室),9(隔离板),10(传热管),11(强化传热肋片),12(壳体),13(扩容室),14(换热室)。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中的A-A剖视图,图中:壳体(12)内为连通管(7),连通管(7)上有一个排污水入口(1)接至壳体(12)外,连通管(7)上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扩容雾化嘴(8)向下与水平方向成45°角。
锅炉排污水经排污水入口(1)进入壳体(12)上部扩容室(13)中,由连通管(7)将排污水分配给扩容雾化嘴组(4),排污水在扩容室(13)内,由于压力突然变化,产生闪蒸蒸汽,经蒸汽出口(2)排出,回收利用。扩容后饱和水流经与隔板(9)相连的传热管(10)中换热后,由扩容水出口(3)排至大气环境中。除氧给水经除氧给水入口(4),在换热室(14)中,通过传热管(10)和强化传热肋片(11)吸热后,经除氧给水出口(5)排出,安全阀与安全阀接口(6)相连接,调节安全工作压力以控制缸内操作压力,设在扩容雾化室(3)上部的连通管(7)上的扩容雾化嘴组(8),对称布置,且向下与水平成45度角。换热室(14)中传热管(10)上设置横向强化传热肋片(11)。所有材料为碳钢焊接而成。
我国工业锅炉采用传统方法能量回收率和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量回收率计算值对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家刚;马猛,未经徐家刚;马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0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制烟盒
- 下一篇:新型双面组合式扬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