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井内亲磁性“残留物”永磁打捞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8793.1 | 申请日: | 199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寿民;刘月楼;郑振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北地质勘探局二一一大队 |
主分类号: | E21B31/06 | 分类号: | E21B31/06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内亲 磁性 残留物 永磁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钻探工程中,对钻孔内亲磁性“残留物”进行打捞的实用新型的工具。
在地质钻探、石油、煤田等钻进作业中,由于钻进过程中,采用硬质合金钻进,常因钻头合金出刃不齐,钻进裂隙岩层时加压过猛,以及钢粒钻进换合金钻进时,孔底有残余钢粒等原因,使合金崩落。在金刚石钻进中,因烧钻或操作不慎而掉金刚石,胎体崩裂掉块和胎环脱落,引起提钻具卡夹,破坏钻头或丢失价格昂贵的金刚石,影响进尺,甚至发生割坏钻具等严重的恶性事故。在石油、煤田、水源等钻进过程中,所采用的三牙轮钻头,常因钻头磨损严重时,造成牙轮脱落,使牙轮和轴承滚珠残留在孔底,影响正常进尺。在钻进、升降钻具、检修机器或处理事故等工作过程中,因工作人员不慎或疏忽大意,将板手、管钳、手锤、提引器、垫叉、卡瓦、螺栓、螺母等小工具、小物件落入孔内,如果处理不慎,常引起卡钻、夹钻、掉钻头等事故,防碍正常钻进和损坏钻头。以往处理上述事故,工艺复杂,不便操作,影响钻进工期,增加劳动强度,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甚至因处理不当,会造成钻孔的报废。而且对事故处理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每年因上述事故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力强,永不退磁,能快速处理钻孔内残留异物和落入的工具打捞,使用方便,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的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磁吸力机构和分水冲淀机构组成,磁吸力机构包括:永磁体6为内镶式,顶部连接有防震垫5、屏闭垫4,永磁体装入带有出水孔的壳体2内,底部由联接栓8连接防护罩7。分水冲淀机构包括:分水垫3为侧面开有出水孔的空心圆柱体,分水垫3装在带有出水孔的壳体2内,异经接手1与壳体2外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吸力大,永不失磁,而且使用寿命长,装卸简便,打捞工艺简单,磁力稳定,采用屏蔽装配,对井壁不产生磁化作用。吸拿效果佳,同时可吸拿合金。
根据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异经接手1为内部开有锥形孔的圆柱体,外壁有螺纹,异经接手内锥形孔的大小和形状与钻杆匹配。分水垫3为空心圆柱体,侧壁开有出水孔,屏闭垫4和防震垫5为非亲磁性物质。永磁体6采用国际上最新的第三代Nd-Fe-B永磁材料,为内镶式磁芯,使用非亲磁性物质进行屏闭和防震,磁能积提高,矫顽力,剩磁达到国内先进指标,对磁芯起到保护作用,对磁力线起到定向和屏闭作用,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能准确快捷地吸净孔内所有亲磁性残留物,永磁体装入带有出水孔的壳体2内。永磁体顶部连接有防震垫5、屏闭垫4,底部由联接栓8连接防护罩7。防护罩为非亲磁性材料。分水垫3装入带有出水孔的壳体2内,异经接手1与壳体2外壁连接。打捞器壳体外经为59mm-190mm,它适用于φ59-φ190钻井系列,磁吸力20-200Kg。对前述钻孔发生的事故,根据井径及井内异物大小,选用适当的规格。取掉防护罩,将此打捞器直接安装在钻杆上即可使用。下钻快到井底时,要先通 水(或冲洗液)冲井,然后缓慢下到井底,孔底“残留物”立即被打捞器牢牢吸住,即可提钻。使用完后,洗净擦干,盖上防护罩。井内掉落亲磁性异物,用此打捞器,吸取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钻探效率,该打捞器可一次性将孔内“残留物”捞净,为处理孔内亲磁性“残留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缩短了处理事故的时间,并且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对老的钻井工艺流程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北地质勘探局二一一大队,未经核工业西北地质勘探局二一一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搓铃
- 下一篇:歌舞厅专用身历声效果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