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摩热灸美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34916.9 | 申请日: | 199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生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H23/00;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中群 |
| 地址: | 7224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热灸美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美容保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热敷、药敷以及按摩法对人体面部施行美容保健的按摩热炙美容器。
按照美容保健学的理论与实践,通过经常对面部进行热物控制敷贴、营养药物敷贴和整体或局部按摩等,有利于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预防皮肤软组织的衰老及肌肉组织的松弛。而现今市场上尚未发现有此类可集热敷、药敷及按摩功能为一体的面部保健美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情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性能可靠安全且适于家用的按摩热炙美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该按摩热炙美容器具有一个下端开口的硬塑料制外壳,由下套壳、中部手柄套壳以及上部端盖装配构成,下套壳的顶端设有一周向内伸出的环形凸台,其主要结构特征是在下套壳的中部没有一副励磁式电热丝加热装置,在该加热装置的上端自上而下同轴依次没有硅橡胶弹簧板、硅钢圆盘和聚脂薄膜板;在该加热装置的下端同轴依次设置有一副绝缘板、一个营养药物袋以及一副其外端面带有多个橡胶凸的多孔按摩板,按摩板的板面与外盒下底面大致平齐。使用时,给励磁式电热丝加热装置通以交变电流,产生一种交变的吸合力,加热装置中的铁芯以及其上的硅钢圆盘在此交变吸合力和硅橡胶弹簧板的作用下产生交变振动,推动其下的按摩板作相应振动。与引同时,电热丝线圈通电以后产生涡热流,加热营养药物袋,最后随着振动而产生的热力及药力气流被压挤流向美容者的面部位置处,加强该处的血液循环,进而达到了通过按摩及热炙美容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硬塑料制外壳由下套壳6、中部手柄套壳3和上部端盖2装配构成,下套壳6的顶端设有一周向内伸出的环形凸台。励磁式电热丝加热装置设于下套壳6的中部,该装置由一副铁芯15以及一副缠绕于铁芯之外的电热丝线圈构成,多孔按摩板12通过螺钉13装接在铁芯15的下端。铁芯15的上部依次压设有聚脂薄膜板9、硅钢圆盘8和硅橡胶弹簧板7,硅橡胶弹簧板7的周边被粘设在下套壳6内腔环形凸台的下台面上。绝缘板14为一块夹布胶木圆板,在绝缘板14和多孔按摩板12之间的空腔内放入可更换配方的营养药物袋11。按摩热炙美容器在接通交变电流后,电热丝加热装置产生交变吸合力,使硅钢圆盘8和硅橡胶弹簧板7产生上下振动,进而推动多孔按摩板12作上下振动,按摩美容者的面部位置。为了增强整个按摩热炙美容器的美容效果,可通过压胶工艺将硅橡胶弹簧板7和硅钢圆盘8合为一体,在该压胶组件7、8与其下的聚脂薄膜板9上交错开有多个小孔。这样,当该压胶组件7、8的振动方向向上时,薄膜板9上的小孔张开,自小孔内有空气流入;而当压胶组件7、8的振动方向朝下时,薄膜板9上的小孔闭合,如此可使空气被单方向压入,更有利于热力及药力向人体面部的渗透。与此同时,交变电流在铁芯15内产生磁场,进而在其外的电热丝线圈10内产生涡热流,涡热流通过绝缘板14后对营养药物袋11进行加热,被加热的药物迅速释放出药物气体经过多孔按摩板12进而为面部皮肤所吸收。图中标号1为出线及进气孔;4为美容器手柄部装接螺杆;5为螺旋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美容器集按摩皮肤和药物熏蒸的方式为一体,可有效地促进皮肤微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保健皮肤肌肉张力,消除皱纹,保持人体面部的青春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生,未经李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