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多功能手杖无效
| 申请号: | 92233296.7 | 申请日: | 1992-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雒健安;李百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雒健安 |
| 主分类号: | A45B5/00 | 分类号: | A45B5/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中群 |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多功能 手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路辅助器具,特别是一种集助行、携带与坐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微型多功能手杖。
通用的各式手杖一般仅只供人行走扶持使用,功能比较单调。近年来,出于多方面开拓产品用途之目的,亦曾有人研制出一些可集助行与坐用为一体的多用手杖,例如将手杖的杖杆设计成一种可收拢的三脚架杆的形式,并将一个小型坐凳板设置在杖杆与手柄的铰接点处,平时只要将组成杖杆的三脚架杆撑开并将坐凳板折于架杆支点上即可坐用;还有的产品是通过螺纹将可折叠坐凳面及可张拢的多脚支架杆装入在手杖上预开的空心杖杆中,需坐用时则将其从空心杖杆内取出并加以折装。上述产品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构成凳面支脚的杖杆的折叠方式大都为比较简单的单次折合方式,其结果使杖体体积超大,自重也大,给旅行者特别是老年旅行者随身携带带来不便;另外上述各类手杖的杖杆部分其长度均不可调节,这样对于不同身高者或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便会造成一些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微型多功能手杖。改进后的手杖既可辅助使用者拄持行走,也可以折装成凳,供人坐用小憩,不用时则可被折叠成一个非常小的物件而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微型多功能手杖由一副手杖拐体以及一副设于手杖拐体之下的可拉伸杖杆组成,手杖拐体具有手柄部分和与手柄部分相垂直的杖杆部分。拐体上的手柄部分由可相互折叠摞合在一起的上、下后手柄和上、下前手柄构成。其中上、下后手柄的前端相互铰接;上、下前手柄的前端相互铰接。上后手柄和上前手柄之间以及下后手柄和下前手柄之间分别用尼龙篷布或软质塑编带相联。拐体上的杖杆部分由可相互插合在一起的内、外前杖杆和内、外后杖杆构成,其中内前杖杆和内后杖杆的顶端分别与上前手柄和上后手柄刚性连接,外前杖杆和外后杖杆的顶端分别与下前手柄和下后手柄刚性连接。内前杖杆与内后杖杆在中部位置处相互铰接,外前杖杆与外后杖杆在中部位置处相互铰接。手杖的可拉伸杖杆部分包括一根圆管式多层套管以及一根可穿装在该套管内的杆轴构成,其中圆管式多层套管通过一副多向活动折页装接在内后杖杆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在做为通用手杖使用时,则可将手杖拐体部分完全折合,再将手杖拐体之下所设的圆管式多层套管及轴杆依次拉出并加以固定,拉出的长度视使用者身高及具体的使用环境而定。当需要将此手杖转换为坐凳使用时,则先将手杖拐体沿各手柄构件前端的铰接位置处打开,此时拐体形成了两个门型框架,然后将两个门型框架通过铰接装置交叉打开,并在两个门型框架的开口端用圆管式多层套管及杖杆轴辅以固接,于是整个装置便俨然构成了一只坐凳(马扎)。暂时不用时,则先将 各固接部件释放取出,同时将手杖拐体再度折叠,最后将拐体下的装有轴杆的多层套管依折页处向上折起,此时整个装置形成一个具有很小体积的Г型体,可装在小手提包内或别在使用者的腰间,方便出门者特别是老年人随身携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手杖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杖拐体由手杖铰接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手杖折合成坐凳时的轴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手杖在完全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手杖拐体上的手柄部分从侧面看折叠为四层,即断面均呈条状的上、下后手柄1、2和上、下前手柄3、4。在下后手柄2的前端设有一个限位卡21,为该卡所限,各手柄构件绕铰轴打开的最大角度为180°。做为凳面的两块尼龙篷布或软质塑编带9分别连接在上后手柄1和上前手柄3之间以及下后手柄2和下后手柄4之间,在手杖拐体收拢时,尼龙篷布或软质塑编带9被缠绕在手柄上。构成杖杆部分的内、外前杖杆5、6和内、外后杖杆7、8分别与手柄3、4、1、2刚性连接,诸根杖杆的横向截面均呈Г型,在手杖拐体收拢时,内、外前杖杆5、6的横截面以及内、外后杖杆7、8的横截面彼此相互封合呈□状。杖杆间的铰接是靠下述之结构实现的:在内前杖杆5中部向后翻设一副可夹持住内后杖杆7并与该杖杆7铰接的桥接板51;在外后杖杆8中部向前翻设一副可夹持住外前杖杆6并与该杖杆6铰接的桥接板81。可拉伸杖杆中的圆管式多层套管10通过一副多向活动折页12装接在内后杖杆7的下端,在活动折页12上同时还设有锁扣机构,使用时通过多向活动折页和其上所设的锁扣机构的作用可将套管10拉折并锁定于三种工作状态,即拄杖状态(图1)、坐凳状态(图3)和收起状态(图4)。每节套管以及杆轴11被拉出后均可为其上所设的相应机构锁紧。杆轴11平时通过套管螺母15和杆轴螺母16穿装在多层套管10内。在外后杖杆8的下部设有套管插接孔,在内前杖杆5和外前杖杆6的下部分别设有杆轴插接孔13、14。当需将手杖拐体打开并折而为凳时,则分别拧开杆轴螺母16和套管螺母15,将杆轴11从套管10中取出,把多层套管10的前端插入外后杖杆8下部所开的套管插接孔内,并通过套管螺母15加以固定;同样也将杆轴11插入在内、外前杖杆5、6下部所开的杆轴插接孔13、14中并用杆轴螺母16加以固定(杆轴11的一端与插接孔设有销钉配合,见图3),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坐凳结构。除上述诸功能外,围绕杖体结构还可附设一些方便使用者旅行的物件,如在下前手柄4的下底面上设有一个手电筒夹持机构,夜间行走时可将一个小手电筒夹持于其上;又如在手柄上也可附装有微型指南针和/或急(备)用药盒设施,凡上设置均可为旅行者提供很大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雒健安,未经雒健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文具盒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半体装配式旋转模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