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软风管无效
申请号: | 92232823.4 | 申请日: | 199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熔义;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领域,主要涉及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用的一种新型软风管。
目前,地下工程施工通风所用的风管,一般为玻璃棉橡胶管材,用钢圈接头,经缝纫加工成形,吊鼻间隔吊挂。而普遍使用的钢圈式软风管,因接头是钢圈,不能折叠,安装不便,且在通风时接头处明显凹陷,局部阻力很大;另外由于钢圈常因碰撞变形,使得两钢圈难以平行合拢,因而漏风系数较大,经常出现接头脱落现象;另玻璃棉橡胶管材自重大、成本高,加工只能粘合或缝纫,粘合慢,缝纫时针孔漏风;因无排水孔,排水十分不便,经常引起水的大量积聚,多则一节十米长的风管有几百公斤的积水,不仅减小了过风断面,增加了通风阻力,也易使风管因积水过多而毁坏。以上问题的存在对施工通风十分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简单,漏风较小、风阻较低的有较好通风效果的新型通风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软风管由管体、接头部分组成,在由软材料经焊接成管状的管体的两端缝纫着注塑拉链接头,接头内部设置一定宽度的衬里,其直径与管体直径相同;外部设置双反边,双反边的置径略小于管体直径;使得在通风时,软风管在风压作用下吹圆鼓起,衬里紧贴风管接头内壁,双反边紧箍接头外表,从而有效地防止拉链齿间空隙漏风。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少积水对软风管的毁坏,在管体中央底部或其它位置设置有排水咀,随时可以排水;在管体脊背上设置吊环,吊环为蓬布扣,间隔铆在连续的风管脊背上,使得软风管的受力分布比较均匀,减少风管的毁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拉链式接头,新型软材料管材,克服了原有接头易脱落、管材自重大等缺点,使得包装运输方便、安装简单、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设置了排水咀,可以随时排水,使软风管不致积水而破坏。本实用新型具有百米漏风率和百米风阻较低的优点,百米漏风率和百米风阻远远低于煤炭部标准(百米漏风率为4%,百米风阻为20千缪),大大改善了施工通风的效果,同时还可省电节能,为改善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的落后状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实施例。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软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母链,2、公链,3、衬里,4、反边,5、吊挂脊背,6、排水咀,7、管体。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软风管连接程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风流方向。
选择10#开尾式注塑拉链,采用经过抛光处理的软体材料聚氯乙烯维纶蓬布作为风管本体7材料,由热焊机焊接成一整片,将衬里3的长边与整片的一个宽边焊在一起。沿整片的长度方向,把吊挂在脊背5的两翼焊在整块布料上面,脊背两端至整片布料两端的距离均为定长。在脊背上每隔一定距离,铆一个蓬布扣;把整片布料与衬里一起焊成管状体,焊缝宽50mm左右;将公、母链同反边一起分别缝纫在管体7的两端,母链1在有衬里3的一端,公链2在管体7的另一端,缝纫时拉链带夹在反边4与管体7之间,两端拉链首尾重叠部分中点的连线要与脊部所在的直线重合;在管体7中央底部或其它位置安装排水咀6,排水咀可以是自行车气门咀。风管连接时,首先找出风管a、b的公链、母链端,风管a的母链1对着风管b的公链2端,将风管a的衬里顺风流方向放进风管b内,拉合拉链,把风管a的反边4翻卷到风管b上,再将风管b的反边4翻到风管a上,则风管连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科学研究所,未经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