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无线编码遥控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9732.0 | 申请日: | 199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生;吴俊生;王义彬;刘金忠;关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继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晓琴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无线 编码 遥控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工业设备用的遥控装置。
现有的无线电遥控器装置,一类是用于家用电器、玩具等低档产品,此类产品虽造价低。但性能不稳定,工作可靠性不高,抗干扰性差,不符合工业器的安全、可靠要求;另一类是适用于高科技产品,如航空、导弹等,此类产品性能优良,工作稳定,抗干扰性强,但造价高,整机相对体积大,耗电量多,携带也不方便,而且工作环境要求高,不利于广泛应用于其它普通的工业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整机体积小、原理简单实用、成本价格低廉、工作稳定、抗干扰性能优良,适用于普通工业设备及民用电器的多通道无线电编码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多通道无线电编码遥控器由发射机、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发射机由电源1、编码集成电路2、本振电路3、一级放大电路4、倍频放大电路5、三极放大电路6、天线7连接组成。电源1的输出端接编码集成电路2的输入端,电源1的另一输出端及编码集成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接本振电路3的两个输入端,本振电路3的输出端接一级放大电路4的输入端,一级放大电路4的输出端接倍频放大电路5的输入端,倍频放大电路5的输出端接三级放大电路6的输入端,三级放大电路6的输出端接输出天线7,信号经由天线7输出。
电源1由9V电池E,开关K1、K2,电解电容器G3,二级管D1、D2等元件组成,并通过D1、D2使后部电路工作。编码电路2由编码集成块MC145026,阻容元件R9、C12、R10组成,并且地址码从MC145026的15脚输出,经过R1使地址码信号加入本振级。本振电路3由电感线圈L1,晶振JT,变容二极管DC1组成,并从晶振的一个管脚直接输入第一级放大电路T1的基级。第一级放大电路4由R4、R2、T1、C2、C3、C4R5组成,并从T1发射极输出经过C5输入到倍频放大级的T2基极。倍频放大电路由R6、R5、C7、L2、T2组成,倍频放大后的信号从电感线圈L2次级输出经过电容器C9输入第三级放大电路T8的基级。第三级放大电路6由R8、R7、L3、T3组成,经过放大的载波信号从T3的集电级输出到天线的加感线圈。天线7由加感线圈、天线线圈组成,载波信号从天线直接输出。
发射机的工作过程为:发射机平时电源断开,不耗电,当需要发射时,按下开关键,接通电源,整套电路开始工作,晶振通过串接电感线圈,使本振级工作频率准确地工作在晶振频率,这一措施可消除晶振本身的频率误差,同时,编码集成电路MC145026的15脚接预定的地址码输出高低电位,这一电位加到变容二极管负极,从而改变二极管的电容量,也就改变了本振极的振荡频率,使发射出的信号按地址码排列(利用变容二极管调整频率,可较大幅度地改变载波信号,这一措施为接收机可靠工作提供了保证),这一信号通过倍频线圈,使载波信号倍频、放大,再通过扼流圈,加感线圈,使载波信号以最大场强从天线输出。
接收机由直流电源8、接收天线9、高放电路10、混频电路11、本振电路12、中频放大电路13、译码电路14、互锁电路15连接组成。直流电源8分别接混频电路11,中频放大电路13,译码电路14,互锁电路15,接收天线9输出端接高放电路10的输入端,高放电路10的输出端及本振电路11的输出端分别接混频电路12的两个输入端,混频电路12的输出端接译码电路13的输入端,译码电路13的输出端接互锁电路14的输入端,信号由互锁电路14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继电器厂,未经许昌继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包式两用方便卫生盆
- 下一篇:紧绳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