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质结壳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92228727.9 | 申请日: | 199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国;杨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志国;杨德庆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竹清,邓积仓 |
地址: | 6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质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业中旁插式自焙槽的电解质结壳破碎机。
目前,铝电解行业使用的电解质结壳破碎机多为冲击性打壳机,例如MD-78型打壳机,是一种地爬式气动打壳机。其基本结构分为打击系统、车体行走系统和供气系统。打击系统主要由气缸、活塞、锤头、脚踏控制阀和锤头调整装置构成。车体行走系统由风动发动机,主动轮组、导向轮组、转向手轮构成。供气系统给打击系统和车体行走系统提供气源动力。主要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作用在带锤头的活塞上,由脚踏控制阀换向,活塞往返运动带动锤头敲击电解质结的壳,使之破碎。破碎的范围由锤头调整装置调整锤头打击的角度确定。车体行走系统由风动发动机驱动主动轮组、导向轮组行走,转向手轮完成车体转向、回转动作。冲击式打壳机的缺点是:机体笨重复杂,制造成本高,易损件多,维修频繁而费用高,由于冲击性工作而震动大,锤头敲击不准确,噪音大,氧化铝粉飞溅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的杠杆增力式电解质结壳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车架底部安装行车机构,使其在地面行走,在车架上装有动力控制机构,向行走机构和推力杆提供动力,将一增力杆与设在车架前部的支架呈可转动式垂直连接,在增力杆前端固定有工作头,增力杆的末端与推力杆连接,推力杆与动力控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现有的冲击力改为平稳的压力,使机器易损件减少,损坏率降低,维修费用明显降低;结构简单、紧凑、轻便(全机重量约250公斤),采用大量标准设备和零部件,加工件少,降低了造价;操作灵活方便,改善劳动条件,工作效率高,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 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2 多齿刀工作头示意图
图3 单刀工作头示意图
图4 双齿刀工作头示意图
图5 工作头侧视图。
实施例:
车架5由型钢或钢板焊成长方形架子,四角向下伸出四条支脚。前面安装一支架8,作为增力杆2的支点,后面安装推力杆3。行走机构4安装在车架5下面,由电动机,变速器、连接杆和转向手柄等组成,传动轴驱动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个主动轮11,转向手柄控制装在车架后部的两个导向轮。轮组用伸缩弹簧和销轴连接安装在车架下。车架行走时因整机重量轻,车架支脚离开地面,轮组滚动行走。破碎机工作时,对车架施加很大的力,压缩轮组伸缩弹簧,车架支脚着地,起到支持破碎机的作用,使轮组不致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增力杆2上设有三个销孔9,中间销孔用销轴与支架8呈可转动式垂直连接,作为支点,形成增力杠杆,距支点较远的末端销孔与推力杆3连接,距支点较近的前端销孔与工作头1相连接。工作头1由工作刀11,垂直固定在工作刀11背上的两根力柱12,将两根力柱12上部固定的连接板13和将力柱12与工作刀11固定在一起的加强筋14焊接在一起。工作刀11可以是单刀、多刀、两齿刀或多齿刀中的任一种。推力杆3可以选用标准的电动推力杆(DT、DT2型等)或液压推杆。
动力控制机构6装在车架5上,由供给推力杆3工作的液压泵、管路、换向阀和控制把等组成,该零部件均采用市售标准件。当向推力杆3提供动力时,推力杆3向上伸出,经增力杆2把力传递给工作头1,工作头1下降作用在电解质的壳上,压碎壳体,当工作头1下降到一定位置时,装在支架7上的限位开关7动作,控制换向阀动作,推力杆3返回,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志国;杨德庆,未经唐志国;杨德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8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握直式毛笔
- 下一篇:静电喷粉机电晕带电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