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式旋转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2228422.9 | 申请日: | 199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鑫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式 旋转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介质输送管道向转动设备连续不断地传送流体又达到密封目的接头部位的旋转接头。
中国专利CN2078409U内装式弹簧比压可调式旋转接头,弹簧、密封件、轴承、空心轴(管)等均装于同一壳体内,其缺点:(1)壳体加工精度要求较高。(2)不易安装、拆卸。(3)一旦易损件磨损,密封圈老化、失效,轴承磨损损坏,无法拆卸更换,即使费很大“气力”更换由于原精度破坏,很容易泄漏,因此属于一次使用整体报废的旋转接头。日本生产的珍珠牌AC、ACL型(见张家鑫著由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旋转接头”一书P29)旋转接头,其弹性元件采用了波纹管、弹簧等6种零件焊接组装在一起的组合型弹性部件(见“旋转接头”一书P208图7-18),此部件、浮动环、套管、轴承等均装配于壳体内(壳体结构见此书P214表7-10中5)。其缺点如下:(1)壳体长,加工精度高。(2)波纹管、弹簧等组合弹性元件结构复杂,一但损坏无法修复(波纹管壁很薄0.1~0.4毫米),且造价高。(3)此型号旋转接头零件多,笨重且结构复杂,不易修复,因此日本AC、ACL型旋转接头也属于一次性使用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外壳整体结构改为较简便的可拆式结构,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更换易损件后可继续使用而不需整体报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将外壳分割为端盖(1)、壳体(17)和底盖(11)三部分(见图4)用螺栓(12)固定连接的可拆式结构。同时壳体缩短。
(2)弹性元件只采用一个弹簧(2),去掉了波纹管及其相应焊接组合零件,亦省去了浮动环及两个内套管(日本结构参见“旋转接头”一书P36图2-37)。
(3)弹簧(2)、垫圈(3)、V型(或O型)密封圈(4)等密封件和补偿环(5)装配于端盖(1)内。中国专利CN2078409U所示型和日本AC、ACL型旋转接头类似作用的密封件均装配于壳体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一双向内管固定式螺纹连接剖视图。
图2 双向内管旋转式旋转接头用端盖剖视图。
(A) 用填料密封 (B)用O形密封圈密封
图3 双向内管旋转式内管、空心轴在端盖内部配合示意图
(A) 用填料密封 (B)用O形密封圈密封
图4 双向内管固定式组装示意图
图5 单向法兰连接旋转接头剖视图
图6 单向旋转接头端盖剖视图
图7 旋转接头(左视)外形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拆式旋转接头,包括弹簧(2)、垫环(3)、V形密封圈(4)、补偿环(5)、动环(6a)、空心轴(6b)、O形密封圈(7)、滚动轴承(8)、直通式注油杯(9)、丝堵(16)、内挡圈(10)、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由壳体(17)、端盖(1)和底盖(11)组成,弹簧(2)、密封圈(4)、补偿款(5)和垫环(3)装于端盖内,动环空心轴、滚动轴承和内挡圈安置在壳体内,外壳由底盖通过螺栓(12)压紧固定。
参见图4、5、6,当旋转接头装入设备使用时,动环(6a)由空心轴(6b)带动同步转动,其密封由弹簧(2)压紧补偿环(5)来完成。在补偿环槽内,补偿环(5)与端盖(1)内孔之间的密封由密封圈(4)来完成,壳体(17)与端盖(1)连接之间的静密封由在其间设计配置的垫圈(18)来完成。本实用新型壳体(17)内除装有O形密封圈(7)外,还保留有支承空心轴(6)的轴承(8)及其定期加注、泄放油脂的直通式注油杯(9)、丝堵(16)和内挡圈(10)。因此壳体短且加工方便。底盖(11)内槽内密封圈(15)起防尘作用。为了阻止补偿环(5)转动,在端盖(1)内壁设置有二个止转销(19)(见图4,5,6)。
由于用户设备不同,必段将同一结构的旋转接头分为单向、双向接头,所不同的仅为端盖不同,一种是一个孔,一种是两个孔。
单向旋转接头的端盖如图5所示,是一弯头端盖,端盖(1)内孔设有螺纹,使用时将设备管道与端盖螺纹连接。图中序号(13)为法兰,序号(14)为半分环。
双向旋转接头又分为内管固定式和内管旋转式。内管固定式旋转接头的端盖如图4所示,端盖(1)内孔设有螺纹,装配时将内管(23)从空心轴内穿过对准端盖内孔,与端盖螺纹连接。外接设备管道则将管道与端盖外螺纹旋接连接。需改变液体流向时,端盖处外接一弯头(2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鑫,未经张家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8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级豪华两用枕头
- 下一篇: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原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