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片框架及装在其中的滤光片无效
| 申请号: | 92220963.4 | 申请日: | 199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陟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陟岗 |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庆吉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框架 中的 滤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片框架及可以镶装在框架内的一种干涉滤光片。
现有的滤光片是将QB4、JB7、HB10等光学玻璃材料,经切割、研磨、抛光之后制成光学玻璃,然后根据所需中心波长的范围,半宽度和峰值透射比等主要技术参数选定膜的类型,并严格控制每一膜层的光学厚度n’h为λ。(m)/4。然后制成φ25mm或φ30mm的产品,该产品半宽度较大(15mm左右),且产品是圆形,不能放进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架中,不带框架,不便标记产品编号,给使用者带来了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为矩形,可方放进分光光度计样品架中的光学片框架及一种半宽度较小,装在上述光学片框架中的较高精度干涉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
光学玻璃材料5、镀在光学玻璃材料5上的膜6,具有透光孔1的外框3,与外框3动配合的具有同样透光孔1的内框2,将外框3与内框2固接的螺钉或铆钉4,外框3的外形为矩形体,透光侧窄边宽度不大于16mm,所述镀完膜6的光学玻璃材料5上还胶合有一层色玻片,固化在一起的光学玻璃材料5,膜6及色玻片7的整体外形为矩形体,装在内框2与外框3扣合后形成的空间中。
透光孔的形状可与光学玻璃材料相近即近似的矩形孔,即由二组平行线相交,在相交之处由过渡圆角或第三边将该处倒圆或倒钝,透光孔的形状也可为矩形孔。
外框3和内框2在没有透光孔的非工作段处的断面形状为凹形。
上述的由光学玻璃材料5,膜6及色玻片7组成的滤光片结构为干涉滤光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光学片框架和滤光片可以很方便的一起放入到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架中,并通过其上镶装的光片进行计量检测。
2、本光片的半宽度比现有产品的半宽度小2~4倍,因而具有尖锐的透射峰,检测精度高,尤其是胶合色玻片7后有效消除了次峰。
3、本光片的中心波长均匀分布在360nm~800nm之间,适用于检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全范围波长标尺误差。
4、本框架上可以带有光片的标志或编号,符合计量法规和计量标准化的要求。
5、本框架镶装的光学玻璃的材质可为中性灰玻片、氧化钬玻片、镨钕玻片、石英镀金属膜片、紫外至可见光区的中性玻片等。
6、本光片检测的中心波长范围为360~800nm,半宽度为4~8nm,峰值透射比>40%,在可见光区无次峰,无分岔,无平顶现象,较原有产品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1为图2A-A剖视图;
图3为滤光片断面图(膜6及色玻片厚度不按比例,夸大画出);
图4为图3左视图。
实施例1:
装在光学片框架中的滤光片(特别是干涉滤光片),滤光片的组成包括,将光学玻璃材料经切割、研磨、抛光后加工成的呈矩形体的光学玻璃材料5,镀在光学玻璃材料5上的膜6,在镀膜后的光学玻璃上胶合的带通形或截止形色玻片7,固化在一起的光学玻璃材料5,膜6及色玻片7为呈矩形体的滤光片,其锐边锐角为使用方便可以打成圆角圆边或倒钝。滤光片装在光学片框架中(图1),框架分为具有透光孔1的外框3和与外框3为动配合的具有同样透光孔1的内框2,及将内框2与外框3固接的螺钉或铆钉4,外框3的外形为矩形体,透光侧窄边宽度不大于16mm。在没有透光孔的外框3和内框2的断面即非工作断面处,断面的形状为凹形,滤光片就装在由外框3和内框2扣合后形成的空间中。透光孔可为矩形孔也可为由二组平行线正交,在相交之处由过渡圆角或第三边将该处倒圆或倒钝的近似矩形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陟岗,未经陈陟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