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多功能电话杂音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2213812.5 | 申请日: | 199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迺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高潮,颜军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多功能 电话 杂音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电话杂音检测仪,属于通信仪器仪表技术领域。
目前现有的电话杂音检测仪多数为功能单一的手动仪表,操作不方便、技术陈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电话杂音检测仪,它可以实现多个参数的自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实现多个参数检测的自动换档、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实现自动故障检测、自动电平校正。本实用新型由微型计算机,电话杂音检测装置、接口电路、模数(A/D)转换器、控制器、显示器和屏蔽机壳组成,电话杂音检测装置由输入网络、衰耗器、放大器、滤波器、模拟开关和均方根值转换器构成,并受计算机控制。为了能自动检测和校正仪器,电话杂音检测装置中设有一个自检自校用的振荡器。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滤波器采用高性能有源滤波器,在微机控制下,只要增加一个专用滤波器,仪器就可用于载波机的失真测量。为了提高仪器的可靠性,在输入装置的变压器原、副线圈两边均接有稳压管,使仪器具有双重过电压保护性能。A/D转换器的单端输入信号线(信号线1)的地线,采用专用地线,以大大减少数字电路对模拟测量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智能化、多功能、高性能和低成本等优点。它不仅可以用于测量电话杂音,也可以用于载波机失真测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框示意图;图2为电话杂音检测装置方框示意图;图3为输入网络电路原理图;图4为控制器及其接口电路原理图;图5为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可采取附图所示的方案实现。图1中的电话杂音检测装置(A)可按图2所示的方案实现;A/D转换器(B)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可采用12位积分式A/D转换器7109,并可直接与微机相连接;微型计算机(C)可采用8位单片机8031,(K)为键盘;低位地址锁存器(D)可采用集成块74LS373;只读存贮器(E)用于存放计算机软件,它可采用2764;状态控制信号串/并行输出寄存器(F)(即图4中IC11)把微机输出的串行信号变成并行信号暂存起来,提供给电话杂音检测装置(A),可采用 74LS164组成,类似的档位控制信号串/并行输出寄存器(G)(即图4中IC21,R20、R21为排阻)也可采用74LS164组成;控制门(H)(即图4中IC31和IC41)在微机控制下,把串行输入输出线上的微机输出信号分别送到(F)、(G)和显示器(I),把由键盘(K)输入的信号送到微机,同时还起信号缓冲作用,它可由两块74LS126构成。显示器(I)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测量结果显示部分,由一只LED符号数码管(可显示正、负号和数字1)、显示上下溢出的两只LED发光管(即图5中RD1,RD1包括了LED的限流电阻,RD2~RD7也是如此)和三只LED数码管(图5中的RD2、RD3和RD4)构成,由四块74LS164(图5中的IC22、IC32、IC42和IC52)把微机送来的串行显示信号变成并行的驱动信号驱动显示器件;二是测量单位显示,由七只LED构成(图5中的RD7),由一块74LS164驱动(图5中的IC82),分别指示dB、V、mv、μv和%、‰、等;三是测量项目与状态显示,由十二只LED构成(图5中的RD5和RD6),由两块74LS164驱动(图5中IC62和IC72),分别指示600Ω平衡、20K平衡、100K不平衡输入、200ms(单次)、1s(16次平均)、10s(128次平均)、电话加权、音频、电话通道、失真、噪声补偿和自检自校等。键盘(K)由六只按键(图5中K1~K6)和一只并/串移位寄存器(如74LS165)(图5中IC12)及排阻(图5中R22)组成,包括输入方式选择键(每按一次键可以顺序选择600Ω平衡、20K平衡、100K不平衡三种输入方式中的一种,选中的方式由LED指示)、噪音补偿键、自检自校键、测量项目选择键(每按一次键可顺序选择电话加权、音频电平、电话通道和失真四项中的一种,选中的项目由LED指示)、测量方式(时间)键(每按一次键可顺序选择单次(200ms)、16次平均(1s)、128次平均(10s)三种方式中的一种,选中的方式由LED指示)、显示方式键(可在dB和电压方式中交替选择)。图5中的标号A2、B2、C2、D2、E2、F2、G2分别与图4中的对应标号连在一起。图1中的1号线传送代表被测量均方根值的直流电压;2号线为中断请求信号线;3号线为单片机对A/D转换器的控制信号线;4号线为A/D转换器输出地址线;5号线A/D转换器输出的8位数据线;6号线为单片机的数据口总线;7号线为地址锁存线;8号、9号和10号线为地址总线;11号线为只读存储器输出数据总线;12号线为串行输入输出线;13号、17号、19号、21号、23号线为串行同步时钟线;14号线为串行接口的控制总线;15号线为状态控制总线;16号线为档位控制总线;18号、20号、22号线为缓冲后的串行输出线;24号线为串行输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3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