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无效
申请号: | 92209234.6 | 申请日: | 199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堂;黄文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锦堂;黄文城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允方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迅速 自动 开直骨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属于自动开的伞类。
按一般现有的直骨伞结构,尤指伞骨结构部分,无论是手动或自动开收伞,当伞于开收时,因支骨系支撑于主骨近中央的部位,才可达到支撑主骨及配合主骨开收作用,因支骨所铰接于主骨的位置形成一种类似杠杆原理的支点作用,而支点两端的主骨距离也约略为等长,故当伞开收时,就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开伞与收伞的动作,即造成相当的不便。此外,现有的自动伞,其开或收伞的扣合装置与束合珠尾(珠尾即指伞主骨的外端)的珠尾束全都是分离式设置,或干脆不设珠尾束,若为分离式设置在操作时即需要两次的操作方可完成开伞状态,若为不设置珠尾束则必须以伞面外所缝制的布条,在收伞时,缠绕于伞布外围完成收伞的稳定状态,避免因扣合装置遭外力碰触或外力震动而松动造成突然开伞的情况,因而这种以布条缠绕收伞的方式,更造成了许多的麻烦与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可使主骨于开收伞时迅速动作,减少等待时间,并将珠尾束和扣合装置联为一体,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开伞动作,而收伞时可保证稳定的收伞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包括内管、外管、扣合装置、主弹簧、外套管,内套管、握把、伞面、主骨、外支骨、上盘、活动盘,其中所述外管套合于内管外侧,上盘固设在所述内管顶端,主骨内侧端与上盘铰接,在所述上盘与活动盘之间的外管顶端固设一固定盘,在固定盘上铰接有内支骨,内支骨的外侧端铰接于主骨接近内侧端的适当位置;而所述活动盘包括上、下两层铰接盘,所述外支骨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盘的上层铰接盘,另一端铰接在主骨中央位置附近;所述的内管底端固定铰接在内套管底端,内套管套合在内管外侧,外套管套合在内套管外侧并与内套管动配合,所述主弹簧设在内管与内、外套管之间,其上方顶在上述外管下端,其下方顶在内套管底部;所述扣合装置套合在所述外管的下端外侧,该扣合装置包括扣弓、珠尾束,约束圈、按压键,按压键铰接在扣弓的一侧,按压键另一端为卡头,珠尾束套合在扣弓外侧,扣弓外侧螺接在所述外套管上端,扣弓内侧固设于外管底端;在所述珠尾束内侧壁相应按压键的位置形成内凹的弧部,在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下部适当位置设有在收伞状态时将按压键卡头卡入其中的槽孔;在所述的扣弓上端面两侧设两个圆孔,并分别埋设小弹簧,在所述珠尾束内侧上部设有内环,该内环的下端面压在上述小弹簧上,该内环的上端面被套在外管外侧的约束圈顶住;
所述主骨外侧的珠尾部在收伞状态束合于所述珠尾束内侧的内环上方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内支骨使支点到主骨外端距离远大于支点到主骨内端的距离,从而使主骨能够迅速完成开收伞的动作,并配合主弹簧使活动盘产生辅助开伞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珠尾束与扣弓联为一体,使开伞动作可一次连贯完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收伞时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上述实施例开伞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图4的G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上述实施例半开伞状态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上述实施例完成开伞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为图8的K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锦堂;黄文城,未经朱锦堂;黄文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9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自动搅拌锅
- 下一篇:女士福音W.G卫生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