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组无效
| 申请号: | 92204718.9 | 申请日: | 199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杰 |
| 主分类号: | F16J1/00 | 分类号: | F16J1/00 |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 地址: | 06650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组,主要是活塞环,属于机械元件。用于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空压机、真空泵和液压设备上,主要用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现有实际使用的活塞环,主要是一个活塞环槽内装一个矩形截面的活塞环。在公告号为CN204253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长寿密封环。其目的是提高活塞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效果。
其构成是一个活塞环槽内装二个带锥台的活塞环和装三个的活塞环,
两环之一为凸锥环28,另一为凹锥环29,三环之一为凸锥环30,之二为凹锥环31,之三为外环32,见图16和15。其不足之处在于:密封效果仍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活塞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扁平环、气环、螺旋形弹性涨簧(接口内设搭接棒)、扁平盖环、钢带环、油环和活塞组成,每个活塞环槽内装有上述另件2~5件(活塞除外),以达到密封良好的目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上表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装配情况。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
图9为油环。
图10为螺旋形弹性涨簧。
图11为装设挡片的气环图。
图12为图11的顶视局部图。
图13为挡片的立体图。
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
图15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
图16为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状态。参见图1~图14,本实用新型由扁平环1、气环(2、4、5、7、9、10、11、12、15、22和23、26)、螺旋形弹性涨簧3(带搭接棒21)、扁平盖环6、钢带环8和24、油环13和14以及密封活塞17组成。各道环(扁平环、气环、扁平盖环、钢带环和油环)的开口均为平口,多道环装于同一个活塞环槽内时各道环的开口是相互错开的。扁平环的材质为金属(钢、铜和铝等)薄板,气环和油环为合金铸铁和镀铬合金铸铁等。扁平盖环、扁平环和钢带环的厚度应≥0.5毫米。活塞环上下端面与活塞环槽相应面之间的间隙称为边隙,活塞环外圆面与缸内圆之间的间隙称为侧隙(包括失圆间隙和椭圆间隙等)。
实施例1,见图1的上图所示,由四道环组成。从上往下,第一道为扁平环1,第二道为带台阶的气环2,内侧切去一角,第三道仍为气环2,与第二道环呈对称装设,在第二与第三道气环内侧各切去一角所形成的腔中,装设一个螺旋形弹性涨簧3,第四道为扁平环1。工作时,由于没有边隙和侧隙,或者边隙和侧隙很小,能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工作一段时间后,因磨损而可能出现较大的间隙时,涨簧3向外的弹力向上、向外和向下产生推力,以消除上边隙、侧隙和下边隙,以达到全密封的目的。涨簧3见图10,在其两端接口处的内部,插装一根微弯的金属搭接棒21。本实施例适用于各道气环槽。
实施例2,见图1的下活塞环槽部,由三道环组成。第一道为气环4,第二道为带台阶的气环5,外圆呈锥形,第三道为扁平环1,涨簧3装于气环4、5之间的内侧。其密封机理与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适用于各道气环槽。
实施例3,见图2,由三道环组成。第一道为扁平盖环6,第二道为气环7,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锥形(图上未表示锥形),气环7内侧设钢带环8,钢带环8可以是整环、半环或封住气环开口的一段环,钢带环8的高度与气环7的高度相等,钢带环内设涨簧3,扁平盖环6应能盖住钢带环8和涨簧3。本实施例为气密封,适用于各道气环槽。
实施例4,见图3,由二道环组成。第一道环为带台阶的气环9,其内侧所切去的角与图1的件2、4和5不同,而应能与单涨簧推顶单气环相适应(见图3),第二道为扁平环1,气环9内设涨簧3。本实施例结构简单,适用于各道气环槽。
实施例5,见图4,由四道环组成。第一与第四道为扁平环1,第二道为上带台阶下为凹锥的气环10,第三道为边为锥形上为凸锥和下带台阶的气环11,件11比件10接触缸内表面积少,所以件11磨损快,以便随着件11的磨损随时将件10向外向上推出,以消除边隙和侧隙,或将边隙和侧隙减至最小,从而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适用于各道气环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杰,未经刘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4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脉冲电话传呼器
- 下一篇:一种浮式电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