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视仪无效
| 申请号: | 92201910.X | 申请日: | 199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43L13/14 | 分类号: | B43L13/14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邢力平 |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图的表 尤其是能绘制各种透视图的透视仪。
中国专利85202234透视图仪是由位于图板上、下的套尺、六连杆机构、十字头、双滑杆、手柄等组成,该透视图仪不能绘制三点透视图。国外如加拿大、苏联、日本虽有类似装置,但都机构庞大,所绘制的图幅很小,不能绘制三点透视图,苏联专利464459号也具有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中的缺点,让不懂透视理论、不会绘制透视图的人也可利用该透视仪只根据投影图就可迅速、准确、轻而易举的绘出在各种情况下的立体(如建筑物)的一点,两点和三点透视图。并且所绘的透视图基本上与图板等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根据发明人首创的绘制透视图的新方法——固定灭点法,通过一定装置而实现的。这种固定灭点法是将一点、两点、三点透视图作图时通常利用的远离图板的灭点和站点舍弃,而重新利用图板边缘上的两个选定位置为固定灭点,然后根据直线的全长透视为迹点与灭点的连线,和二直线交点的透视为二直线透视的交点的原理,过已知点作两条平行于视点与固定灭点连线的辅助线,再通过两辅助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的连线)交点来求取已知点的透视。点的基透视(在基面上也就是地面上的透视)为在基面上所作辅助线透视的交点。点的高透视(在高处的透视)是将过位于一定高度的点的水平面看成是升高的基面,在升高的基面上所作辅助线透视的交点为点的高透视。再以画面迹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线)为轴,将基面按两投影面体系的旋转方法使其与画面重合。则在画面上可直接找到辅助线的迹点(高处与低处),然后利用迹点和固定灭点即可求出辅助线的透视,其交点即为辅助线交点的透视。
由于创立了上述作图方法,可以通过用本透视仪来实现不用图板外的点,而直接利用该装置,可以使没学过透视理论的人只根据投影图就可轻而易举地绘制透视图,并且所绘图幅基本与图板等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透视仪的立体图。
图2是拉绳布置图(图中只画一竖梁的布置方法)。
图3是透视仪实施例平视时滑块位置图。
图4是透视仪实施例仰视时滑块位置图。
图5是透视仪实施例俯视时滑块位置图。
图中:1图板、2卷尺、3滚轮、4上滑块、5竖梁、6斜尺、7灭点卡、8横杆、9中滑块、10下滑块、11拉绳、12滑轮、13画面(平视时)、14滑块4位置、15灭点卡7位置(视平线)、16滑块9、10位置(画面迹线)、17画面(仰视时)、18滑块4位置、19灭点卡7位置(视平线)、20滑块9位置(画面迹线)、21滑块10位置、22画面(俯视时)、23滑块4位置、24灭点卡7位置(视平线)、25滑块10位置、26滑块9位置(画面迹线)。
在图1中,图板1的两侧边各安装灭点卡7,在灭点卡转轴上装有两条可各自转动和伸缩的卷尺2,在图板上面设有左、右两条竖梁5,可左、右平行移动(平行通过拉绳11控制,拉绳绕过固定在图板四角上的滑轮12,其缠绕方法见图2),不可上下串动(由安装在竖梁上端的滚轮3控制)。在两竖梁内侧开有沟槽,每一竖梁上各装有上、中、下三个滑块4、9、10,可沿沟槽上下滑动,并可通过螺钉固定在任一位置。在上滑块4上设有转轴与卷尺2铰接。在中滑块9上设有横杆8,可左右滑动,并可固定在任一位置。在横杆8的一端设有转轴且与灭点卡上的另一卷尺铰接,在下滑块10上设有转轴(与滑块4的转轴位在同一条竖线上),在转轴上铰接一可改变角度的斜尺6,并可固定在任一角度位置。
装置中灭点卡7的转轴即为固定灭点;两斜尺6即为所作的二辅助线;横杆8的转轴即为基面上辅助线的迹点;滑块4的转轴即为高处辅助线的迹点(它是根据滑块10的位置再通过竖梁5而找到的);卷尺2即为辅助线(斜尺)的全长透视(上面两条为高处的透视,下面两条为基面上的透视),当然,两斜尺的交点为已知点的水平投影,下面二卷尺的交点为已知点的基透视,上面二卷尺的交点为已知点的高透视。
透视仪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并根据所选偏角(形体主要面与画面的夹角)画出立体(如建筑物)的水平投影图。
2、将透视仪放置于图板上,用拉绳连接两竖梁,并使之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下两横边。
3、选定画面迹线(画面与基面也就是地面的交线)位置,使之位在立体水平投影最近点下方约3cm处(也可选其它位置)。
4、将滑块9的横向中心线(即横杆的转轴)移到画面迹线的位置(此位置即是立体高度为0的位置)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厂,未经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卷铅笔刀
- 下一篇:消音式后排气小型气动刻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