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提花织物的空心簇绒机无效
申请号: | 92114969.7 | 申请日: | 199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加里·L·英格拉母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普斯特罗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5/08 | 分类号: | D05C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提花 织物 空心 簇绒机 | ||
本发明一般涉及生产提花纺织产品例如地毯、室内装饰布及诸如此类织物的簇绒机。特别涉及这样一种簇绒机:它具有一个纱线交换装置,其与每一个织针连接,在纱线交换装置的入口处有一束纱线,等待选择其中一根纱线被送到织针上,接着这纱线又被从织针上抽回到入口处。
发布于1985年10月29日的美国Kile专利No.4,549,496公开了一种有高度效益的、可用不同颜色和不同织物组织生产出提花簇绒织品的簇绒机。这种机械可以把纱线织入底布上,织出不同形式的提花图案来,而过去通常是用织布机或通过印花技术来完成的。这种专利设备采用分布在底布材料幅宽上的多头式。每个头里都有一个可往复运动的空心针或者底布开启管,用来插入底布,通过空心针中的气压把毛纱簇绒埴入底布。每根针都和一个纱线交换装置相连,交换装置内有着不同颜色的纱线可提供,此外,还包括一个机构,可根据需要挑选出一根或若干根纱线,通过针的每次穿刺而植到底布上去。为植入一横行的纱线簇绒,这种多头针在底布横向同步移动一距离,相当于头间距离。接着底布向前移动到下一行的位置上,于是,此过程重复进行,织出了下一行。为在织物上生产需要的图案,一台计算机控制选择由底布开启管通过每次穿刺底布而植入的纱线。
在体现Kile专利的发明中,影响这种簇绒机生产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于这种机械内簇绒针头的数量。针头数量越多,每个针头所必须横动的距离就越小,因而,每行簇绒在底布上植入的速度也就更快。然而,随着针头数量的增多,其他难题又出现了。因为针头增多了,就必然使得机器重量加重,这就使针头的精确移动以及保持相互间位置和直线性更加困难。美国Ingram专利No.4,991,523解决了这一难题。此专利提出底布进行幅宽上的移动,而不是沉重的多针头移动,这就减轻了移动物的重量。这种方法不仅使簇绒机的横向移动装置大大简化,而且又能提高速度,同时又能保证纱线置入的精确性。
另一个影响这种簇绒机价格和精确度的重要因素是控制对空心针的喂纱。纱线的喂入必须正确无误。当一根纱线要转到另外某个针头上去的时候,这根针原先所织的那根线就必须正确地撤出,这样后来的纱线就不会被原来纱线堵住。除非原先所织纱线的撤出有保证,不然就需要用很大的空气压力把后来的纱线推入到针管中去。另外,当纱线从针管撤出时,除非纱线的撤出是受控制的,否则不能保证下一次能向针管提供精确的、同样长度的纱线。这样就需要额外的压力来保证提供一根合适长度的纱线,就必须使用更大的压力而不是原定的压力。如果向针管喂纱过多,则为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需要额外的纱线剪切操作。
这个问题已由Ingram美国专利所描述的装置解决。此专利申请是1990年12月11日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No.625,949。这种机器在喂纱滚筒与空心针之间安装了一个拉回装置,这种装置的作用是从针管中拉回一预定量的纱线,以便,当后来纱线缝纫时,针孔中的纱线通道不受原先纱线的限制。
此外,为了确保拉回装置是从针管内抽回纱线而不是从纱线的喂入端或喂纱滚筒上抽回纱线,就需要在喂纱滚筒与拉回装置之间安装一个夹紧装置。这样当需要换纱的时候,夹紧装置可确实地夹住纱线。而且,当拉回装置工作起来之后,喂纱滚筒就确实地停止供应纱线。这样,拉回装置从针管中抽回了预定量的纱线后,能把它们保存起来,直到重新需用时。另外,当喂纱滚筒确实停止供纱时,又从供应源抽进了预选定量纱线,并可根据需要,立即投入使用。当织针换线后,重新开始缝纫时,喂纱滚筒工作起来,而纱线夹紧装置和纱线拉回装置就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普斯特罗国际公司,未经塔普斯特罗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调色图象转印机构的图象成型机
- 下一篇:日文输入方法及键盘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