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神经电图诊断仪在审
申请号: | 92110335.2 | 申请日: | 199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梦和;王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美楠,杨学明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神经 诊断仪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探测、测量或记录人体或人体部分的生物电信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神经电图诊断仪。
面神经电图又称诱发性面神经动作电位。其概念是指面神经受到足够刺激后,激发面神经全体神经纤维同步兴奋的动作电位。国外从1962年开始有人报导测试面神经运动潜伏期的结果。1975年Olsen对50例贝尔氏面瘫病人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电生理研究,认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可靠依据是面神经动作电位,而肌电图、神经兴奋性试验均不宜单独视为可靠依据。目前用肌电图测试面神经功能已趋向淘汰。
80年代,国外将面神经电图(Facial eleotronerography,FENOG)正式用于临床诊断,并认为用FENOG来诊断面神经疾病是近年来的一大发展,具有无创伤性、客观性和定量分析功能,是预测疾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有力、可靠工具。他们所有用仪器多采用价格昂贵的诱发电位仪。
国内开展面神经电图测试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只看到5篇有关FFNOG的临床应用文章,仅5、6家大医院利用进口诱发电位仪(听觉、视觉、体感诱发电位仪)开展此项检查。进口诱发电位仪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数据分析需人工处理,检测效率低,且价格多在数万至数十万美元之间,需要外汇,即使大医院,也非一般财力所能及。加之进口仪器操作难度大,稍微不慎就有损坏仪器之虑,致使FENOG这一先进的诊断方法不能在国内普及,使某些面神经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而终生残疾。
在此以前,国内尚未见到有专用的面神经电图诊断仪问世,国外出版物中也未见到与本发明仪器相同的报导。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具有自动分析功能的专用面神经电图诊断仪。使FENOG普及到国内大、中、小医院,提高中、小医院对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晶体管电感藕合脉冲振荡器产生双相脉冲,经变压器后升压,再经整波器、恒流输出调节器,输出矩形负脉冲信号送刺激电极,同时经整波器,输出正尖脉冲同步信号到一微机;记录电极将面神经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信号送到放大器并通过有源滤波器和A/D转换器到微机,微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后,由显示器显示出图形,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报告和图形。
本发明的优点是:
1.价格低廉,全部成本不足8000元,仅为进口诱发电位仪的十几至几十分之一,使市、县级医院买的起,易于普及。
2.目前国内8位机销路欠佳,本仪器可为现有8位机找到新的用武之地。由于通用8位机便于编程,功能尚可进一步扩充。
3.本仪器有自动识别波形、自动分析功能,操作非常简便,而进口诱发电位仪无自动分析功能。
4.资料可存盘,可随时调用、分析、打印报告,供临床研究用,而大部分进口诱发电位仪无此功能
5.本机的叠加次数,延迟时间、扫描时间可灵活设置,但通常用仪器默认值,不必另行设置,既方便,又灵活。
6.由于采用通用微机,在作面神经电图之余,仍可作为通用微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仪器原理框图。
图2:面神经刺激器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刺激器电路图
图4:放大器及滤波器电路原理图。
图5:本发明功能软件程序框图。
其中:
(1)放大器,(2)有源滤波器,
(3)面神经刺激器,(4)A/D转换器,
(5)显示器,(6)APPLEH微机,
(7)打印机,(8)刺激电极,
(9)记录电极,(10)接地电极,
(11)晶体管电感藕合脉冲振荡器,(12)脉冲变压器,
(13)(14)整波器,(15)触发同步信号,
(16)(17)恒流器,(18)放大器,
(19)有源滤波器,(20)光电藕合器,
(21)系统初始化,(22)主菜单,
(23)实时检测,(24)资料处理,
(25)自动设置工作参数,(26)等待触发信号,
(27)触发延迟,(28)采样叠加平均,
(29)参数自动分析,(30)前台显示图形,
(31)键控命令菜单,(32)资料处理菜单,
(33)返回主菜单,(34)显示存盘资料,
(35)按姓名查询,(36)按编号查询,
(37)读入并显示病人一般资料,(38)分析图形吗?
(39)曲线上移,(40)曲线下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三七花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