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漫反射材料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8148.0 | 申请日: | 199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杰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E01F9/04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小朴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漫反射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光制发光复合型漫反射建筑材料。
在夜间行车时,会发现公路地面上的路面标志摸糊不清,延深距离不长,其原因主要是路面标志线所用的光面材料形成的。如图1所示,路面标志线的反射率很强,车灯照在其上大部份光线经反射射向前方,而经光面材料形成的漫反射光系很弱,所以进入驾驶员视线的光线很弱,路面标志线摸糊不清。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地灯,即将车道线做成电源发光体,但其成本太高,地灯容易发生故障且不能方便排出。二是采用荧光材料,但荧光材料内存在放射性物质,既对人体有危害,又随时间持久而消失,而且耐磨损性差。三是光制反光材料,它利用旁界光线呈某个特定角入射时便会发出警示反光,但由于其抗磨损性差、成本高和光线入射角的限制而导致无法在路面上使用。
另外,在建筑物上,为增强其外观装饰效果,有的采用了镀膜玻璃,其结构是在玻璃外层镀一层反射膜,但采用镀膜玻璃在夜间无法体现出建筑主体风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公路路面标志时反射光线强、照射范围宽、耐磨损、抗老化性能好,用在建筑物外装饰时反光性好,装饰效果强的复合型漫反射材料。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是:一种复合型漫反射材料,其特点是该材料由透明高分子树脂和在高分子树脂内呈游离状的透明微粒构成。透明微粒可是透明硅化基质的微粒。该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将透明微粒加入到透明高分子树脂中后,混合均匀呈游离状态,固化成形。本发明材料形成漫反射的原理是,由于一个透明微粒构成了一个反光源,光线照射到微粒表面时部份光线反射,部份光线被折射进入微粒体内,进入微粒体内的光线经过折、反射从各方向上射出,从而形成一个漫反射单元。而在透明高分子树脂内布满了很多这样的微粒,其排列是不规则的,所以本发明材料在光线照射下能比较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从而从整体上形成漫反射效应。
本发明由于采用透明高分子树脂作基体,透明微粒呈游离状在基体内,从而形成曼反射体,即无论光线从那一个角度照来,本材料都能比较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用在路面标志可代替现有地灯、荧光材料和光制反光材料,且反射光照范围宽、亮度高,通过选用透明高分子树脂作基体,可达到抗老化、耐磨损、柔韧性好、施工方便的效果。用在建筑物外观装饰上,在夜间光线照在建筑物上建筑主体就会变成一整幢晶莹的大楼,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同时也可用于建筑室内,而且施工方便。
图1为现有车道反射材料反射光路图;
图2为本发明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粒折、反射光路图;
本发明实施例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型漫反射材料由透明高分子树脂和在高分子树脂1内呈游离状态的透明圆形微粒2构成。其制造方法是将造粒形成的透明圆形微粒2加入透明高分子树脂内,经混合均匀呈游离状态,固化成型。采用透明圆形微粒2其形成漫反射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杰,未经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预力地锚预力调整系统装置及施工法
- 下一篇:脑电向量分析仪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