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土工膜心(斜)墙土坝的建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92106229.X | 申请日: | 199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坤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 |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尤巨勋 |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土工 土坝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土工膜心(斜)墙土坝的建造方法,属于拦河坝或堰,特别适于中小型土坝的建造。
我国目前已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库八万六千余座,以土石坝居多。在这些土石坝工程中普遍采用塑性粘土心墙、斜墙或刚性的混凝土心墙、斜墙为防渗体的传统结构形式的建造方法。这种建造方法存在着诸如工艺复杂、造价高、工期长、占用耕地多且施工受气候因素影响大等一些不足。基于上述原因有进一步改进之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防渗效果好、施工简便、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占用耕地少,在施工中受气候因素影响小,并减轻劳动强度,中小型土坝都适用的复合土工膜心(斜)墙土坝的建造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思想是基于复合土工薄膜具有优良的防渗性能,而在太阳光下和大气中老化较快,可是于水下和土中却老化较慢,以其抗拉强度降低来衡量可达180年之久,并在施工中采取松弛铺设复合土工膜及两侧设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的相应技术措施,再配以严格的施工规程是可以达到设计标准的。
本发明复合土工膜防渗心墙结构的施工流程:
1)开挖土坝基槽直至弱风化岩面时,再挖一个锚固槽,并浇筑混凝土,将复合土工膜分层埋入混凝土内;
2)在复合土工膜的上、下游两侧铺放砂保护层后,回填基槽至地面;
3)在两侧岸坡开挖沟槽,将复合土工膜的侧端分层埋入槽内混凝土中,并开始在施工现场用粘接剂接高心墙复合土工膜;
4)在复合土工膜两侧填以一定厚度的砂保护层夯实后,开始填筑坝体,并用推土机按要求进行辗压;
5)在坝体填筑到一幅复合土工膜高度后,再粘接一幅,并在一定距离的水平与垂直方向分别预留折皱伸缩节后,用与(4)相同方式保持坝体与复合土工膜同步升高,同样处理好复合土工膜与两岸岸坡的连接,如此一层层填筑升高坝体直至坝顶,使复合土工膜在坝中央形成一道心墙防渗帷幕;
6)处理好复合土工膜与输水洞及溢洪道的连接施工;
7)将复合土工膜的上端嵌入防浪墙中,并在与防浪墙接触界面处设置适应土坝变形的折皱伸缩节;
8)上游护坡铺设块石及下游坡的施工。
所述的复合土工膜是中间一层密度为40-56根/10cm的聚乙烯编织布,两侧各热压一层0.3毫米聚乙烯薄膜的增强型复合土工膜。
所述的砂保护层的砂料为粒径等于或小于5毫米的圆浑状砂粒。
本发明防渗斜墙结构的施工流程:
1)土坝坝体20填筑基本完成达到预设断面后,修整上游坝坡达到预定坡度;
2)同时在土坝上游坡脚及两岸岸坡分别开控基槽、沟槽,浇筑混凝土底板,将复合土工膜埋入混凝土内,在复合土工膜上、下面铺设砂保护层及垫层,回填基槽至地平;
3)在上游坝面铺设40cm砂垫层16并洒水夯实;
4)将并接好的复合土工膜与基槽槽口预留的复合土工膜粘接在一起,自下而上铺放在砂垫层上,与此同时立即在复合土工膜上铺设一层砂保护层,洒水拍打密实;
5)用推土机自下而上推填砂砾石料覆盖层,并一次达到设计厚度;
6)自下而上铺设第二大幅复合土工膜并与第一幅粘接在一起,用与第一幅相同方式依次施工,如此循环直至坝顶;施工中复合土工膜在一定距离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预留折皱伸缩节;
7)复合土工膜与输水洞及溢洪道的连接施工;
8)复合土工膜的上端嵌镶在坝顶槽中,在膜的两侧同样设置砂垫层及砂保护层,并在与固定槽接触处设置折皱伸缩节;
9)自下而上铺设上游护坡块石。
所述的上游坝坡达到预定坡度,其坡度为1∶3。
图1是本发明防渗心墙土坝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锚固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两岸岸坡沟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渗斜墙土坝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填充粘土层的基槽结构示意图。
例1、××水库复合土工膜防渗心墙土坝的施工步骤。
1)开挖土坝基槽4将强风岩继续挖除,直至不透水或弱透水岩面时,再开挖一个锚固槽3。接着顺次浇筑混凝土底层、铺一层水泥沙浆将复合土工膜8平铺其上后浇筑混凝土,使复合土工膜8呈“S”形层次埋在锚固槽3内,并振捣密实,基岩与复合土工膜8的连接应从整个坝基槽最低处,逐步向高处分段进行,而且在基槽4内设有排水沟11和集水坑。
2)把复合土工膜8,拉直立始终保持与坝轴线平行,在上、下游两侧铺设粒度等于或小于5mm的圆浑状砂保护层2回填基槽4至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未经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效消毒剂
- 下一篇:多氯聚硫钨酸铝絮凝剂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