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房间用的油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2103001.0 | 申请日: | 199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隆海·吉乌瑟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4 | 分类号: | F28F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房间 散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专门用来加热房间的油散热器装置。
众所周知,现有的用来加热一个或多个房间的散热器含有一排相互联接的散热件,在该散热件内充满一种热的流体例如一种透热油,这种油用电阻器加热。
在这种类型的散热器中,热扩散主要按两种方式进行,即传导和对流。
靠热传导的热扩散是在油散热器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进行,其内表面与热流体接触,外表面尽管与热流体隔开,在短时间内也达到与所述热流体同样的温度。
靠对流的热转换是通过热从油散热器的热的外表面向其周围的空气粒子的传递来进行的。
当空气粒子受热后,便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移动,并被要加热的较冷的空气粒子所替代。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普通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实际上是等于在其内部流动的热流体的温度。
因此,在此情况的油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可能高到烧伤与之接触的人的皮肤的程度。
按照现行的在这方面有关的规定,油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必须控制不要太高,必须能防止可能的人与散热器接触造成的皮肤烧伤。
为了降低油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可能要将其内部的流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值,但是,如所很容易理解的,油散热器的流体的温度降低,就会同时降低装置的加热功率。
另外还要注意到,现有散热器的散热件具有刀片状的外形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在对所述散热件猛烈撞击的情况下问题更重。
EP-A-292441公开了一种油散热器,也限定有槽形空间。但是不是由板形元件侧表面的折迭构成,而是支承体的指状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热房间的油散热器,其中油散热器的外表面的温度远低于其内部的流体的温度,但不降低加热其所在房间的效能。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房间的油散热器,它包含一个由若干互相联接并在内部有热流体流动的散热件构成的主体,每个所述的散热件至少包含一个第一板状件,其中部与一个第二板状件的相应中部焊起来,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板状件的中部有至少一个毂盘用来把散热件相连起来,其特征在于,该板状件的每个侧表面至少有一个第一折叠和一个第二折叠,所述的两个折叠的宽度及方向是对称的,在主体各侧形成一个管道形空间。
本发明的油散热器的结构是很经济的,因为散热器只包括两板件用自动机器焊接及折迭,因此,花费的工时很短,成本也适中。
本发明的油散热器的结构有下列优点:
油散热器的外表面是平的,因此很安全。
散热元件先焊接再折迭。
另外油散热器的结构有与普通的油散热器的热流体相同的温度,但比后者有更高的对流传热。
从下面通过仅在附图中示出的非限定性实例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油散热器结构,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油散热器结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散热器的散热件的前正视图;
图3是按本发明沿图2中的Ⅲ-Ⅲ平面的剖视图;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散热件的侧边如何在折叠之前进行焊接的;
图5示出按照现有技术,为何散热件的侧边折叠后是不可能焊接的;
图6-10示出在焊接操作已经进行的情况下散热件的侧边折叠的步骤;
图11-16示出按照本发明可进行的各种折叠方式;和
图17是按照一个不同的实施例的油散热器结构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18是按照本发明的图17所示油散热器的散热件的前正视图;和
图19是按本发明沿图18的ⅪⅩ-ⅪⅩ平面的剖视图。
参见上述附图,加热房间用的散热器装置总的标以标号1,该装置包含一个主体2,它由若干散热件3组成,(见图2第一实施例及图18第二实施例)。
在散热件内有热的流体。具体来说,有透热的油,是用电阻器加热的。
每个散热件3至少含有一个第一板状件4,所述板状件的每个侧面至少有一条第一折叠和一条第二折叠(分别标以5和6),用以减少散热件外围表面的热量,并同时提高所述散热件的效率。
每个散热件3还包含一个第二板状件7,它至少有一个贴近第一和第二折叠5和6的部分,该部分与第一板状件4的相应部分可完美地相配,以便能够用例如焊接联结起来。
第二板状件7也至少有一条第一折叠8和一条第二折叠9,其宽度和方向最好与第一板状件4的第一折叠5和第二折叠6的对称。
特殊地,上述第一板状件4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折叠10,在第二板状件7的第三折叠则标以标号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海有限公司,未经朗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带式钵苗栽植器
- 下一篇:胶囊印字机的胶囊定向排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