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电热烘鞋器无效
申请号: | 91233513.0 | 申请日: | 199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开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开甲 |
主分类号: | A47L23/20 | 分类号: | A47L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电热 烘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改进的简易电热烘鞋器,特别是采用简化的结构方案,降低了成本而又提高了烘鞋效果。
现有的电热烘鞋器中,采用的电热元件为PTC元件,其方案结构有如下缺点:(1)、因PTC元件工作时外部带电,故结构上外部需增设塑料外壳,加上PTC元件比本实用新型选用的电热元件价格高5倍左右,使成本增加较大。(2)、由于其烘鞋器外部有塑料外壳,温度是通过塑料外壳传热到鞋内,故烘鞋器表面温度不能设计到最佳高效温度(如110℃)。(3)、由于有塑料外壳,使烘鞋器的体积增大,同时放入鞋前部后,塑料外壳底部又压住了鞋内底面,使通气性能下降,不利鞋内湿气对流排出。加上温度偏底,使烘鞋效果明显下降,所需时间太长(一般需5个小时以上)。(4)、PTC元件的机械固定与电路连接所需配件比本实用新型多。(5)、PTC元件的温度居里点是固定的。没有高、低温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更加简单,成本更低,驱湿烘干效果更好的,可兼作冬季学习、办公时手部取暖的易为消费者和厂家接受的简易电热烘鞋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只(一付为二只)的外形斜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只放置鞋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胶木座[2]与电热元件[7]、电源线[4]组装后的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温基本型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带调温开关及工作指示的电路图。
参照图1、图2,该装置由外部绝缘的瓷管状电热元件[7](以下简称电热元件[7])、导热板[1]、胶木座[2]、胶木座盖[3]、电源线[4]和两只螺丝[5]、两只螺母[6]组成。导热板[1]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1)、导热板[1]剖面为Ω形,中孔供插入电热元件[7](见图2)。(2)、导热板[1]两侧均有一定数量的透气孔(见图1)。(3)、导热板[1]前部两角向下折弯90度,使前部两弯角与后部两个螺丝[5]伸出端头构成放置电热烘鞋器的四个支脚,这样电热烘鞋器放入鞋内时(见图3),导热板[1]底面与鞋内底面有7毫米左右的距离,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道让受热蒸发的湿气畅通较快的排出鞋外。
参照图4,电热元件[7]尾部插入并胶固在胶木座[2]的通孔[8]中,电热元件[7]的两电极引出线与电源线[4]两端头拧接后分别插入左右两盲孔[9]内,由对应上方丝孔中的螺丝[10]旋压紧。两个通孔[11]供两只螺丝[5]装配插入所用。
将图4部件中的电热元件[7]前部插入导热板[1]的中孔内,将┌形胶木座盖[3]放置到胶木座[2]的上、后方,盖住胶木座[2]两边的电接点以保证安全,用两只螺丝[5]依次穿过胶木座盖[3]、胶木座[2]和导热板[1]的对应孔,下方用两只螺母[6]旋紧后,便构成图1所示的装置。
参照图5,两只电热元件[7]为并联状态,当电源插头[13]插入交流220V市电后,两只电热元件[7]分别得到交流220V经整流二极管[12]半波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在安装结构上,整流二极管[12]可安装在电源插头[13]内。
参见图6,图中二刀三位转换开关[14]在“关”位置,电源插头[13]插入交流220V市电后,电热烘鞋器断电不工作。当转换开关[14]拨至左边时为“低温”工作,此时A1与A2接通,两只电热元件[7]处于串联接到交流220V电压,其中每只电热元件[7]两端为交流110V电压,发光二极管[16]通过限流电阻[15]接在右边电热元件[7]两端而发亮指示工作。当转换开关[14]拨至右边时为“高温”工作,此时A2与A3接通,B2与B3接通,两只电热元件[7]处于并联后经整流二极管[12]接到交流220V电压,每只电热元件[7]两端为交流220V经半波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发光二极管[16]通过限流电阻[15]接在右边电热元件[7]两端而发亮指示工作。用户可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和烘不同湿度的鞋以及手部取暖的不同要求,选择“高温”或“低温”工作。在安装结构上,图6中的整流二极管[12]、限流电阻[15]、发光二极管[16]和保险丝[17]均装在转换开关[14]的塑料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开甲,未经丁开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3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