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吸锡器无效
申请号: | 91230561.4 | 申请日: | 199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渠敬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敬真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锡器 | ||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工业装配线及修理部门,拆除和更换元器件时,吸出和回收废熔锡的工具。属于电子工具领域。
电子工业中元器件和印制线路板的联接都是采用锡焊工艺。在拆除或更换元器件时,必需先用烙铁把焊锡熔化,取出元器件后,应清除回收废熔锡,方能保证新元器件的安装和焊接质量。目前完成这个工作的工具是用一种用细金属丝编织的吸锡绳,靠其毛细现象和新吸性吸锡,吸锡量不大且仅用一次价格昂贵。另一种工具是在特制烙铁头上部加一根金属管,上部装一橡皮圆球,形成一种吸锡烙铁。用时需先接通电源把烙铁加热后方能使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都是采用轻便型烙铁,一经发现错焊,漏焊或修理时,又必须换用吸锡烙铁并需待其加热后方能使用,另外由于其吸锡,吐锡工作是用人手压缩橡皮球完成的,吸锡量较小,吸管中极易粘附熔锡造成堵塞,橡皮球也容易老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用电源使用原有焊接烙铁工作的新型吸锡器,它能有效的清除并回收印制线路板上的废熔锡,具有自行清理吸嘴内壁的功能,防止吸嘴堵塞保证吸嘴工作畅通,并可根据废熔锡的多少,在吸锡器上选用相应的吸锡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吸锡器采用手动抽气泵原理,在圆形泵体内装有一根活塞杆其环槽面上套有密封圈,下端固联有粘锡性较差的不锈钢通锡棒,上端为矩形侧面有二条锯齿形槽可限制活塞杆行程大小,从而控制吸锡量多少,按钮式行程控制器装在泵体上,泵体下端用螺旋付和端盖固联,端盖下端装有耐高温250℃左右的聚四氟乙烯吸嘴。上端泵体内套有防护罩以防止飞入的废锡屑进入泵体腔内。工作时按下行程控制器,活塞杆带动密封圈、推杆一齐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快速上移,使泵体及吸嘴内形成负压,把废熔锡吸入吸嘴内。然后按下活塞杆带动推杆下移直至露出吸嘴孔口,即可把吸嘴内的废熔锡推入废锡缸内收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活塞式抽气泵结构原理,所以性能特别可靠,吸锡量大,同时由于密封圈,通锡棒都装在活塞杆上,其上端又起工作推杆作用,并用同一根压簧作动力源,同一个行程控制栓控制工作,所以结构特别简单,体积特别小,另外由于有一根粘锡性差的不锈钢通锡棒按下时能穿通吸嘴,所以能起到推出废熔锡和清洁吸嘴内壁作用,保证吸嘴畅通不会堵塞;尤其是由于活塞杆上端开有二条行程限制槽,所以可根据工作需要选取不同吸锡行程。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图1剖面图给出。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本吸锡器下端吸嘴(10)采用耐高温(250°左右)不粘锡的聚四氟乙稀塑料制成,利用材料弹性和环形凸筋过盈量与端盖(9)固联,端盖(9)与泵体(4)均采用聚丙烯与A、B、S混合塑料注塑成型,并用螺旋联接成外形廓体。内形下端吸嘴(10)内有一根用不粘锡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通锡棒(8),它作为镶件和用A、B、S塑料注塑成型的活塞杆(1)固为一体,活塞杆中间部分制成活塞环形状装有标准“○”型密封圈(5),活塞杆上端为一次注塑成型的矩形截面(亦可用圆形金属嵌件镶制),它既是工作时推杆又是工作行程控制杆其侧面开有二条锯齿形槽,分别控制活塞杆二种大小的行程距离,以保证实用新型具有二种不同吸锡量。整个吸锡器的工作运动,仅用一根压力弹簧(6)作为动力源,用同一个装在泵体(4)上端方孔内的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控制栓(2)小压簧(3)操纵工作。另外在端盖上端泵体(4)内套有注塑成形的防护罩(7),用以防止飞入的废锡屑进入泵体内。
图1所示为吸锡器待工作时的剖面图,此时应保证通锡棒(8)下端面至吸嘴下端面距离h小于活塞杆(1)上端面至泵体(4)上端面距离H为5-8毫米,以保证继续下按活塞杆时通锡棒能贯穿吸嘴,实现推出并回收废熔锡和清洁吸嘴内壁的功能。
使用时把吸嘴(10)对准废熔锡,用姆指按下露出泵体(4)外的控制栓(2)压缩小压簧(3),控制栓内凸齿形止推面和活塞杆(1)侧面的锯齿形凹槽脱离,此时活塞杆(1)在压力弹簧(6)作用下带动密封圈(5),通锡棒(8)快速上移,使泵体和吸嘴内形成负压,从而把印制板上的废熔锡吸入吸嘴(10)内,然后按下活塞杆(1)直至通锡棒从吸嘴孔口露出,把废熔锡推入废锡缸内,吸锡器恢复图示待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敬真,未经渠敬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0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