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床无效
申请号: | 91220050.2 | 申请日: | 199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2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郑还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好孩子童车厂 |
主分类号: | A47D7/03 | 分类号: | A47D7/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床。
现有技术中的童床一般由钢管焊接而成,为了防止儿童从童床上跌到床外而发生意外,童床上都设有较高的围栏,一般为儿童站立时,围栏至儿童的胸部为宜。但是,这种童床由于围栏较高,对婴儿喂奶、护理、监视均不方便,由于其体积大,无法折叠,故运输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折叠,儿童坐、卧、立时均可方便使用的童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骨架部分由立杆、下横杆和上围杆连接而成;在上述骨架部分的底部水平可拆卸地安装有硬垫;在所述硬垫的上方水平架设有可拆卸的睡垫;当把睡垫卸掉时,儿童可以在硬垫上玩耍,由于有较高的上围杆,即便儿童站立时,儿童也不会跌至床外而发生意外;装上睡垫时,儿童可以在睡垫上睡觉,由于睡垫距上围杆较近,故大人便于监护和照顾睡觉中的儿童。在所述骨架部分的四个侧面上安装有布围;上围杆的中部装有折叠件,该折叠件连接着立杆上的两根上围杆;下横杆的中部装有折叠件,该折叠件连接着立杆上的两根下横杆。把睡垫及硬垫卸下后,将上围杆从中部的折叠件处向下折叠,同时将下横杆从中部的折叠件处向上折叠,整个童床就可以收拢折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上围杆及下横杆上设置有折叠件,故整个童床可以折叠,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存放。
(2)、童床的四个侧面用布围封闭,既便于折叠,又使用安全,即使儿童碰在布围上也不会发生危险。
(3)、睡垫可以装卸,卸下睡垫时,儿童可以在童床上玩耍;装上睡垫时,儿童可以在上面睡觉,便于大人的照顾和监护。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布围后的骨架部分的结构立体视图;
附图3为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上围杆一侧的折叠件的结构部分剖视图;
上围杆6、下横杆5及立杆10所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骨架部分如附图2所示,在该图中,每边的下横杆5由两根钢管和折叠件7组成,每根钢管的一端用铆钉活动连接在立杆10上,另一端用铆钉活动连接在折叠件7的一侧,折叠件7的上端面是封闭的,故下横杆5的中部只能向上折叠。在立杆10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带9,用于固定睡垫2。附图3中的折叠件8用于连接上围杆6,连接件14通过铆钉13与上围杆6相对固定,并使得折叠件8的套管12与连接件14的的环状接触面呈较紧密的接触,当套管12在上围杆6上转动时,为了增加套管12与连接件14的摩擦力,可将连接件14的侧面做成锯齿状。附图3中的折叠件上有凸起,通过折叠件轴11连接后,每侧的折叠件只能在90度范围内转动。当需要折叠时,将折叠件8绕上围杆6旋转180度,折叠件8便可绕折叠件轴11旋转,使得上围杆6收拢。附图1中,睡垫2是在布套中横向装入数块硬板,在硬板的两侧纵向装入两根钢管,该钢管套入固定带9中,使得上述的睡垫2能根据需要装卸。在与下横杆5水平处设置一个硬垫。在本实用新型的四个侧面装上布围4,并在布围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或四个侧面上开有窗口,所述的窗口被网纱1覆盖,以便于大人观察童车中的儿童。在折叠件8处用护套3将其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好孩子童车厂,未经昆山市好孩子童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