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A-91-III型X线胶件暗房安全工作灯无效
申请号: | 91219271.2 | 申请日: | 199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4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元;杜保庆;周淑光;母江;应德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D17/00 | 分类号: | G03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立平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a 91 iii 线胶件 暗房 安全 工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领域中的X线胶片暗房技术领域。
众所周知,感光材料的裁切、装片、显影、定影等加工过程必须在暗房中进行,为了控制暗房加工的全过程,工作人员要经常观看胶片的变化情况。这就要求在暗房中配备既对感光材料不敏感,又能满足人眼视觉感受的光源,因此,暗房安全灯是暗室技术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自有照相技术以来,国内外暗室技术中一直是使用红色安全灯。例如,我国大多数医院使用的都是传统式红灯,还有的单位用红油漆喷涂灯泡或用两块玻璃夹红纸做为红滤光片制成的安全灯,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柯达暗房用安全灯”也是用深红色滤光片。红光虽然对多数感光材料是安全的,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①人眼对红色光的敏感度是很低的,如果与橙黄色光相比,只是橙黄色光灵敏度的10%,也就是说相同照度的红光和橙黄色光,使人眼感受到的亮度是不同的。
②人的眼睛在暗房的红光下要看清楚裁纸刀刻度等物品,特别在显影观片时,瞳孔必然要相应放大,并且视觉细胞也起相应变化,从明视觉的锥状细胞转变到暗视觉的杆状细胞,长时间在暗房工作,眼睛就会感到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引起早期近视、弱视等眼科疾病。
③红光会产生较多的热辐射,容易使人感到疲劳,烦燥不安,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A-91-Ⅲ型X线胶片暗房工作灯,该灯可产生一种与暗红色光一样对X线胶片安全的橙黄色荧光,在保证X线胶片安全情况下,使光的辐射功率增大,亮度提高。
目前通用的暗房红灯都是使用接近单色光的红光,这种波长单一的光所表现出的颜色叫光谱色。如果本实用新型的光也采用单色光生成的橙黄的光谱色,虽然能提高暗房的照明度,但由于单色橙黄色光的波长比较接近X线胶片的光谱敏感区,特别是X线CT片,因此,对X线胶片是不安全的。本实用新型暗房安全工作灯所采用的方法是向滤光片中加一种特殊染料,使滤光片既滤去了小于600纳米以前的光,又能在电光源的激发下发出一种橙黄色的荧光。这种橙黄色的安全灯既有红光(单色光)对X线胶片安全的特点,又有橙黄色使人眼感到柔和明亮的优点。这就要求对滤光片进行加工,也要选择能与滤光片相匹配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的GA-91-Ⅲ型X线胶片暗房安全灯,是由灯体、电光源、滤光片、折光板和可调方向的底座几部份组成,其电光源选用的是荧光节能灯也可以选用其他灯,但以荧光节能灯为最好。首先因为荧光节能灯发出的光是由几种能发单色光的荧光粉产生的,所以可根据暗房安全工作灯的要求选择某一波长范围的光。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上海特种灯泡厂生产的主要波长长于600纳米的荧光节能灯,正好与本实用新型的滤光片相“匹配”,产生橙黄色荧光。其次荧光灯发光效率高,是白炽灯的4~5倍。(传统的暗房红光安全灯一般都采用白炽灯泡做光源),可以节约能量,且寿命长,产生的热辐射量少。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电光源与灯体之间安装了一块特制的滤光片,使本灯发出橙黄色的荧光。该滤光片是将各种色素溶于有机玻璃即甲基丙烯酸甲酯之中,经热处理后而合成的,其配比为:
甲基丙烯酸甲酯 93.07~89.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6.5%
偶氮二乙丁腈 0.3%
黄色素 0.1~0.5%
红色素 0.1~0.3%
青色素 0.05~0.08%
其制作方法为: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按顺序和比例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偶氮二乙丁腈,进行搅拌,待溶解后逐渐将上述色素按顺序加至已配好的单体内,沉淀后过滤,然后加温予聚,抽真空,浇注入模,最后将已灌好的模具放入恒温箱内聚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是用塑料制成的,外形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并且配有各式灯架,能满足座式、挂式等多种方式使用。
下面是用日本SAKRUA-PDA-81型密度计对本实用新型的几组不同距离的测试结果:
“GA-91-Ⅲ型X线胶片暗房观片灯”,距灯60公分,分六挡1~5分钟45°角照射对柯达牙片进行曝光,然后按常规显影定影处理后,平均密度值为0.20(本底密度为0.20),如下表
距离50厘米不同灯型照度值
灯 型 照度(勒)
( )/(1 2 3) 平均值(勒) 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