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手套无效
申请号: | 91216792.0 | 申请日: | 199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9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海斌 |
主分类号: | A41D19/00 | 分类号: | A41D19/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622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手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保温性能的手套新结构。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人们在室外需佩带手套,以阻止手上的热量迅速散出。但如在室外的时间稍长或者气温很低的情况下,手仍会很快就冰凉。通常人们佩带皮革或尼龙材料制成的有内外层双层结构的手套御寒。过冷时,需带有保温夹层的三层结构的手套。这种保温夹层主要是棉、毛或羽绒等材料。上述这两种结构的手套对于热交换中的对流和传导这两种作用的阻断作用和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辐射这种作用方式却基本上没有什么隔绝作用。热交换的三种方式一般是同时并存的,而辐射的热量散播约占总交换热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佩带现有的各类御寒手套,仍有冰凉的感觉,其道理即在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对热辐射也有明显阻断作用的手套新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由内外双层或者内、外和保温衬层三层缝制而成的手套结构中,在紧挨内层的内外层之间,还夹有一层可阻止热辐射的隔热层。该隔热层可选用铝箔或布基料与金属薄膜的复合层。金属层有明显的反射作用,可将人体散发的辐射热量再返回到人体上,从而产生保暖的效果。这样由上述结构制成的手套对于热交换的三种作用方式都产生了隔断作用,从而提高保温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层,2为内层,3为隔热层。外层仍为布或皮革等材料,内层为布或麻等材料,隔热层为布基料与金属薄膜的复合层结构。其中布基料是各种棉、麻、丝、毛、驼绒等织物,金属薄膜可有用喷镀的形式复合到布基料上。金属薄膜的厚度在100-400之间,这样金属物质是以分子状态附着于布基料织物上,因而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及透气性,便于人手汗气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防辐射隔热层可对以红外形式辐射的热量产生90%以上的反射率。因而有效地阻绝了热辐射,提高了手套的保温效果。在同等保温效果的前提下,可将原有保暖衬层的厚度大大减小,这样佩带时不产生臃肿感,为在高寒地区进行室外活动和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海斌,未经崔海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