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谱架无效
申请号: | 91216002.0 | 申请日: | 199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春 |
主分类号: | B42D9/04 | 分类号: | B42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谱架,是演奏乐器的一种辅助装置。
时至今日,人们演奏乐器都沿用着结构简单的乐谱架。这种谱架在乐器演奏过程中,存在着靠人工翻谱的缺点,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此,近些年来,见到有些这方面的改进偿试,诸如:滚轴电动卷转式,谱页贴磁吸附式,真空吸附式。但这些方案也仅仅停留在实验阶段,未见付诸实施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谱架,它能方便地实现自动翻谱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翻板结构。因为一般的演奏连续乐章,页数不多,所以在谱架上也装上了为数不多谱板,乐谱就放在上面。谱板的一端连有翻臂,翻臂另一端连有一组由齿轮、棘轮、拨轮等零件所组成的联动箱,箱内有一拉线棘轮结构,拉线的另一端接着踏板,演奏者在需要翻谱时,只要用脚踏一下踏板,拉线就会牵动拉线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又带着拨轮走一步,这样经过一组齿轮的转角放大,就带动翻臂翻转,这也就带动谱板实现了谱页的翻转。但谱板翻过后,虽然由于有定位销的作用,能保证被翻的谱板与下一页谱板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但与演奏者视线却偏离了一个谱平面的小角度。这是由于原来谱板平面是与演奏者视线成垂直的,但谱板有厚度,当翻过一块谱板后,下一页必定不与演奏者视线垂直,但和被翻谱板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就有整个谱板组同步移角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靠拉线拉动的回程实现。在拉线轮由于其上的弹簧作用往回复位时,又带动另一组棘轮组,从而带动相应的齿轮组,实现整体谱板组的移角。至此一个翻谱过程便结束,同时又准备好了下一次的翻谱动作。
由于上述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可翻板的谱板组结构,故整个谱架结构简单紧凑,外观齐整,成本低,易于加工,工作时无噪音,更不需要电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翻臂箱中的联动部分立体图。
图3是图2A-A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拉线轮的侧面立体图。
在图1中,上翻臂箱(1)和下翻臂箱(5)通过翻臂(4),连着谱板组(2),共有5片,谱托(3)设在谱板组(2)的下面。在下翻臂箱(5)的下面还有复位钮(6)。谱架的组成件(1)-(6)由底托(11)支撑,同时用固定螺丝(10)安装在支架(7)上。在底脚(12)上有踏板(8),拉线(9)的一端安装在踏板(8)上,一端安装在下翻臂箱(5)的拉线机构中。
在图2中,拉线(9)一端固定在拉线臂(26)上,拉线臂(26)安装在拉线轮(22)上,同时拉线臂(26)还有一拉簧(18)拉连,拉线轮(22)的一边与翻页棘轮(23)棘连,一边与移角棘轮(21)棘连。翻页棘轮(23)的周齿上棘爪由翻页棘爪(24)卡定,翻页棘爪拉簧(25)拉着翻页棘爪(24);移角棘轮(21)的周齿上由移角棘轮棘爪(19)卡定,移角拉簧(20)拉着移角棘轮棘爪(19)。翻页棘轮(23)固定在拨轴(27)上;拉线轮(22)套在拨轴(27)上,实现动配合;移角棘轮(21)固定在移角轴(32)上。在拨轴(27)上,固定着相隔沿圆周均角度的5个拨齿(28)。
在移角轴(32)上的一端还固定有移角齿轮(33)和介齿轮轴(34)上的移角齿轮(35)相吻合。移角轴(32)和拨轴(27)为动配合。拨齿轮(30)和齿轮拨(29)动配合装在拨齿轮轴(31)上,也是有5组,图中省略画了2组(下述相应的部分不赘述)。齿轮拨(29)与拨齿(28)5组沿轴向一一相对。拨齿轮(30)与小介齿轮(15)相吻合,大介齿轮(14)与小介齿轮(15)固定为一体动配合穿于介齿轮轴(34)中。在小介齿轮(15)的一端还有一控制齿(17)与介齿轮轴(34)上固定装的定位销(16)相配合。在介齿轮轴(34)的一端还装有复位钮(6)。大介齿轮(14)与翻轮(13)的齿轮部分相吻合,翻轮(13)上还有翻臂(4),5组翻臂间角度为一块谱板的厚度所占的角度。翻轮(13)动配合穿于翻轴(36)中。
图3表示了翻页棘轮(23)、拉线轮(22)、移角棘轮(21)之间的配合关系,翻页棘轮(23)的棘脚(38)与拉线轮的棘脚(39)相接,拉线轮(22)的棘脚(37)与移角棘轮(21)的棘脚(40)相接。这样的棘脚配合沿拉线轮(22)、翻页棘轮(23)和移角棘轮(21)的端面共有5组均匀分布。
图2中的联动结构动作过程是这样的:当脚踩踏板(8)(见图1)时,踏板(8)牵动拉线(9),拉线(9)带动拉线轮(22)。由图3所示的吻合关系可以看出,拉线轮(22)上面的棘脚(39)和翻页棘轮(23)的棘脚(38)相吻合,而拉线轮(22)上的棘脚(37)与移角棘轮上的棘脚(40)却是相离的趋势,这样拉线轮(22)就带动翻页棘轮走动一步,同时翻页棘轮(23)带动了拨轴(27)也相继转一个角度,由拨齿(28)拨动了齿轮拨(29),从而带动拨齿轮(30)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这样经过大介齿轮(14)和小介齿轮(15)的转角转动,就带动了翻轮(13)转动,也就实现了翻臂(4)的相应动作,完成了翻一页的任务。但由于有控制齿(17)和定位销(16)的作用,翻臂(4)的动作范围就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当抬起脚时,踏板(8)(见图1)复位,这样就使拉线轮(22)往复位方向运动。由图3可看出的配合关系如前所述,就带动了移角棘轮(21)转动,带动了移角轴(32),从面使移角齿轮(33)带动移角齿轮(35)转动一个角度。这时,虽然大介齿轮(14)和小介齿轮(15)与介齿轮轴(34)是动配合关系,由于有定位销(16)和控制齿(17)的作用,又有如图1所示的谱板组(2)的力矩作用,使得移角齿轮(35)转动的同时,通过介齿轮轴(34)的传递,必然带动5组大介齿轮(14)和小介齿轮(15)同步转角,带动5组的翻臂(4)同步转角,这样就实现了移角的目的。至此一个动作过程结束。由于是要翻动数页,为实现这个目的,就在拉线轮(22)两侧面分别有5个棘脚,如图4所示,同样,翻页棘轮(23)和移角齿轮(21)内侧面也有5个棘脚,这样配合拉线(9)就会实现5步的动作,完成5页谱页的翻动。要使已翻过的谱板复位,可以按动复位钮(6),使移角齿轮(33)和移角齿轮(35)相离,就可以用手搬动所翻过去的谱板组(2),使其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春,未经张继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半自动卷帘装置
- 下一篇:浴室、厨房用除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