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参加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1109916.6 | 申请日: | 1991-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关铭元;芦凤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宾满族自治县建州人参加工总厂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抚顺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聪久 |
| 地址: | 113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药材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白参的加工工艺,通过适当的晾晒方法和干燥温度,加工出一种内在和表面质量均优于传统生晒参的新的生晒参品种-一种新的白参。
据医经记载,生晒参问世已经有一千伍百余年的历史了,千余年来,生晒参的加工工艺没有重大改变,由于仍然延用传统的只是在阳光下晾晒的方法,因此,生晒参的制品存在着表面褶皱,皂甙含量不高,售价低廉,不受人们欢迎的明显缺点。
为了克服生晒参的上述缺点,该工艺的发明人通过多年研究,对传统的生晒参工艺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种选料、冲洗、擦干、治尾、治皮、上光、晾晒、干燥、分级、灭菌、包装的工艺方法,目的在于推出一种外表质量好、皂甙含量高、药用价值大、售价高的生晒参新品种-一种新的白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工艺包括选料、冲洗、擦干、治尾、晾晒、干燥、分级、包装环节,在治尾和晾晒之间,依次进行治皮和上光,在包装之前进行微波灭菌,干燥温度为35~55℃,晾晒是采用吊晒。
本发明的工艺的治皮是用钝器刮去参体上的皮,最佳干燥温度为44~53℃。
下面对各工艺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1、选料:以五年以上生鲜参为原料,从中选择皮色白嫩、浆足、须、芦齐全、体腿粗壮的鲜参进行加工。
2、冲洗:将鲜参置于筛网上用低压水冲洗。
3、擦干:用软织物擦去参体上的浮水。
4、治尾:A、将体长腿短的鲜参留出两条粗腿,掐去腿须和其它部位多余的毛须,使其成为条状光杆(用其加工直参)。B、将体短腿长的鲜参留出二或三条腿,掐去腿须和其它部位毛须(用其加工曲参或半曲参)。
5、治皮:用钝器从参体肩部开始,从上向下刮去参体及腿上表皮,然后刮去参芦上的表皮,除去芦碗中的泥土,刮平残茎及参体上的疤痕。
6、上光:用软织物将参体擦光、擦亮。
7、晾晒:将参吊成串,在阳光下暴晒。
8、干燥:将晒后的人参放入室内干燥,干燥温度范围为35~55℃。
9、分级:选择大小均匀的参,按等级标准和包装重量要求,装入包装袋中。
10、灭菌:加去氧剂,用微波灭菌。
11、封口:将包装袋封口。
12、包装:将封口后的包装袋装入包装盒中,封盖、入库、出厂。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例1:选择五年生以上的须、芦齐全的体长、腿短、浆足的鲜参为原料,放在筛网上,用低压水冲洗,擦干,留出两条粗腿,掐去多余的腿和其它毛须,使参成为光杆条状,然后治皮,方法与加工工艺步骤5相同,晾晒是将20支参绑成一串,吊在铁圈上,每个铁圈吊20串,在阳光下晾晒大半天,之后,连同铁圈一起置于44~53℃的干燥室干燥,其余步骤与加工工艺步骤说明相同,最后加工出白参的白直参。
例2:选择五年以上生体短、腿长的鲜参,经冲洗留出2~3条腿,掐去多余的腿和其它毛须,之后结脚,结脚是将参腿向参体卷曲,并将卷曲的参腿用线固定在参体上,半干定形后,解下线,其余工艺与工艺步骤说明完全相同,最后加工出白参的曲参和半曲参。
本发明工艺加工的白参体表光滑,体态丰满,呈奶白色,人参二醇皂甙含量远高于红参和生晒参,具有类似西洋参的药效,深受用户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建州人参加工总厂,未经新宾满族自治县建州人参加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效膨化洗衣粉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用茶饼制备精练助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