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22642.8 | 申请日: | 1990-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霖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霖沛 |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40 |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处仁 |
| 地址: | 1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湍流 螺线 壳管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般热交换设备,特别是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壳管式换热器有普遍的应用。壳管式换热器是在罐状壳体内设置换热盘管,以蒸汽或高温水为热介质,从换热盘管内流动通过,将热量从换热盘管的管壁传输给壳体内的介质,如加热冷水,实现换热。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往往采用增加换热盘管的数量或长度的措施,以增加换热面积。由于换热盘管的回路长度受壳体容积大小的限制,因此换热效率的增长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换热盘管内设置湍流螺线,可以提高管内介质流速,并可造成热介质的流动为湍流,以加速热介质的换热过程,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由罐状壳体、封头、换热盘管、管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内设置有支撑钢丝和湍流螺线钢丝,湍流螺线钢丝环绕支撑钢丝固定成型,用钢丝固定柱连接,以保持湍流螺线钢丝环绕支撑钢丝呈螺线型。
在壳体内,沿纵向设置有2~3道折流板。
湍流螺线钢丝也可以缠绕在换热盘管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当热介质在换热盘管内流动时,不再有平稳的层流边界层,而是急剧的湍流,强化了热介质与盘管管壁的传热,使传热系数增大20~200%,在不增加换热盘管长度的条件下,可增加总的换热量;折流板的设置,可以使介质在壳体内折线流动,增大介质传热流程,增大对管外壁的冲刷搅动。这些措施,起到节省钢材,不增加壳体容积,不扩大占地空间等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盘管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湍流螺线钢丝缠绕在换热盘管外壁上的结构图。
由图可见,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由壳体1、封头2、换热盘管3、管板4组成,换热盘管为平行设置的多排铜管,管径Φ25mm,两端固定在管板上,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内设置有Φ5mm的支撑钢丝5和Φ1~2mm的湍流螺线钢丝6,螺线钢丝外径为盘管管径3/5,Φ15mm,支撑钢丝5的两端固定在十字形钢丝固定柱7上,湍流螺线钢丝与支撑钢丝之间,每间隔3~5个螺距,设一短钢丝固定柱8连接固定。在壳体内沿纵向竖直设置2道折流板9,其中一个折流板上端与壳体间留出空隙,另一个折流板下端与壳体间留出空隙,促使介质改变流动方向,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当湍流螺线钢丝6缠绕在换热盘管的外壁时,具有同样造成湍流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霖沛,未经刘霖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石料与加胶玻璃工艺品
- 下一篇:弹子锁防撞防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