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印字台无效
申请号: | 90221739.9 | 申请日: | 199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良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良弘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印字台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线印字台,系将三个导轮同时设置于滑动座之垂直面板上,使调整位于基座上方之滑动座前后移动时,三个导轮同时移动,可达到最佳之印字于电线上之效果,且使油墨顺利传递至印字轮。
一般电线制造厂或电器的制造商,为标明电线的型号、粗细及制造的公司,常会在电线上打印上字体,这些字体均是藉由电线印刷机印刷完成;此电线印刷机上设有三个导轮,电线经由第一个导轮导入,进至第二个导轮的下方,使电线受到该导轮与印刷轮的压印,可将字体印刷至电线上,最后电线经由第三个导轮而导出,因电线必须与印刷转轮垂直接触方可将字体漂亮地印至电线上,所以导轮引导电线的路径变得极重要,必须三个导轮同时位于一个平面上,才能达到电线与印刷转轮垂直接触印刷之目的,然而现用之电线印刷机,其三个导轮各自独立,所以,当遇到所欲印刷之电线粗细与前组印刷之电线不同而要重新调整导轮之位置时,三个导轮得个别调节其前后之位置,操作者很难控制此三个导轮位于同一平面上,难免有所误差,造成电线印刷机无法准确地将字印于线径不大之电线上,而只能印上部分的字于电线上,如此印出的字体,消费者亦难以识别,失去其印字的意义。
另外印字台利用一印字滚轮之滚动沾附油墨而再由印字滚轮上的字体凹槽所附著之油墨与电线表层相互挤压而转印,即鉴于印刷滚轮系直接于油墨槽中将墨向上带的结构设计下,虽然可以增设油墨刮除器,然仅止于刮除滚轮印字区域的轮周位置,而对于印刷液轮表面所沾附多余的油墨则无法予以清除,这样做即造成印刷液轮不洁之现象,更于多次使用后,亦有不易清洗之缺点,故有予以改进之必要。
再者,于对印刷滚轮的这种以旋转方式导送油墨,可能由于旋转的离心力或是油墨附著力不足的现象,或多或少造成油墨飞溅至电线表面,造成印字之沾点,大大地影响印字之品质,因此更应予以改进。
本发明人即针对现用电线印刷机之缺点加以研究改进,期望使电线印刷机之三个导轮无论如何动作,皆能位于同一平面上,以达最佳之印字于电线上之效果;所以,本发明之主要目的,乃于一滑动座上形成有一垂直面板,于此垂直面板上设置有三个可分别调整上下位置之导轮座,导轮座上设置有导轮以引导电线,另滑动座上形成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形成有圆孔,使一螺固于基座上之调节螺杆可穿设圆孔后与螺帽结合,而可调整滑动座位于基座上之位置;当调节螺杆转动时,基座与三导轮同时位移,可保持三导轮位于同一平面,达到印字于电线上之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并提供于印字滚轮与油墨槽之间更设置一中间传递轮,该印字滚轮不直接与油墨接触,油墨仅由中间传递轮向上带,而再藉由中间传递轮转印至印字滚轮之表面,此种结构型态下,不仅可降低印字滚轮沾污造成不易清洗之困扰,而且由于经由二层油墨的转递,亦适当降低油墨飞溅沾污地面或造成电线表面污点之品质不良现象,使印字机能更具实用价值。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及使用方法,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正面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背面外观图。
图3为一侧视图,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间传递轮之构造。
请参阅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一支架(3)上固定一电线印字台,该电线印字台系由基座(1)及滑动座(2)组成。
基座(1),系为一燕尾状之平台,于此平台之一端固定一调整座(11),于该调整座(11)上形成有一螺孔(13),可穿设一调节螺杆(14),另于基座(1)下方固定一支架(3),该支架(3)上可设置一转轴(31),且转轴(31)上可装一印刷滚轮(32),另在印刷滚轮(32)的下方固设一油墨槽(33)于该支架(3)上,使印刷滚轮(32)上刻印之字体能沾到油墨进行印字工作,印刷滚轮(32)旁设置一油墨清除器(34),藉螺钉、螺杆枢接于支架(3)上,油墨清除器(34)沾到油墨后,受到刮片(341)的刮除,除凹陷的字体仍布满油墨外,印刷滚轮(32)上其余的部分之油墨均被除去,其另一端并固设一铁片(35),于铁片(35)的下方设置一螺杆(36),该螺杆(36)乃螺设于支架(3)突出之处;另支架(3)的下半部设置有一进给装置(37),且进装置(37)的下方设置一升降装置(38),藉由上述二装置(皆为常用部件),可使本实用新型粗略地调整至适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良弘,未经林良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