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子遇雨自动关闭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20254.5 | 申请日: | 199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恩军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子 自动 关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支撑窗子并遇雨自动关闭的装置,属于窗上附属设备。
天气炎热,人们要开窗通风。当室内无人或夜间人们入睡时,若阴天下雨,雨水要到向室内淋湿物品;如果阴雨连绵,大雨不停,在外主人心急如火,束手无策,只好听其自然;入睡主人一觉醒来,方可发现,但已晚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子(打开的)遇雨自动关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在打开的窗子与室内窗框间固定可伸缩的套筒,室外置触点盒,盒内置电路中动、静触(5,4);内套筒里置电源、触点6、电机,筒壁上开孔嵌入弹性凸凹开关11与外套筒端相卡;开关一端用铰链连接于内套筒内壁上,另一端与电机轴连接;内外套筒间有环形容室,容室里置弹簧、动、静触点(13,14)和可分离二触点的弹簧17;其动、静触点(5,4)、电源、触点6、电机和动、静触点(13,14)构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动触点5置在可转动带浮漂2的浮轴18上,它们可装在盒体19上;其中,动、静触点(5,4)可置在盒体低凹外,借雨水导电构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当室内无人,或室内主人入睡时,外面下雨时可使打开的窗子自动关闭,避免雨水刮向室内。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上套筒(1,3)全剖结构图;
附图3,4,5,6是窗子关闭、打开、打开遇雨、和遇雨关闭后的电路上动、静触点(5,4)(13,14)离、合状态图。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1所示,在打开的窗子与室内窗框间固定可伸缩的套筒(1,3),无雨时可支撑窗子打开。室外置触点盒19,盒内置电路中动、静触点(5,4),下雨时借雨水导通二触点,电路中电机转动使套筒收缩关闭窗子。它是在室外触点盒(积雨水盒)内低凹处置动、静触点(5,4),或把动触点5置在带浮漂2的浮轴18上,轴一端为铰链连接,有雨水时浮漂带动浮轴旋转,动静触点接触导通电路。如图2所示,内套筒3里有电源E、电源触点6、电机7,又于内套筒壁上开孔嵌入弹性凸凹开关11与内套筒端相卡;开关一端用铰链连接于内壁上,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上旋转件9连接,其中电机用套筒8固于内套筒3上;内、外套筒间有环形容室,容室里置弹簧12、动、静触点(13,14)及可分离二触点的弹簧17;其中,静触点14为环形体固于内套筒的端盖15上,动触点13也为环形体套于内套筒上,筒上16为动触点13的限位件。
上述动、静触点(5,4)、电源E、触点6、电机和动、静触点(13,14)用导线构成电路;内、外套筒通过端孔挂于打开窗体与窗框间,平常作支撑体;有动、静触点(5,4)的盒体19置于室外易积雨水处;为安装套筒内各结构件,可使内套筒为两半扣体或制成轴向拉合盖体。当室外下雨时,盒19内有积水后,动、静触点(5,4)结合或借用水导体与电源形成电路,电路有电流,电机转动带动开关11与外套筒端脱离解卡,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二套筒之间有滑动,缩短套筒总长度,使开窗拉回被关上。当弹簧12伸长时,动触点13减少压力,在弹簧17的作用下与静触点14分离,使电路断开,电机停止转动。支撑窗体时,在外力作用下,伸长套筒,开关件11在弹簧10的作用下露出内套筒又于外套筒相卡,支撑已打开的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恩军,未经杨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0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