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式高效退磁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9354.6 | 申请日: | 199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9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26 |
发明(设计)人: | 阎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清机床附件厂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526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退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中消除工件剩磁的专用装置。
目前机械加工中消除工件剩磁所采用的框式退磁器,外壳为整体封闭式金属结构,线圈为小电流多匝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有效,但存在退磁功率有限,适用范围小的缺点,若加大功率则会带来线圈发热量大的问题,需要用油冷、风冷等强制冷却措施,体积加大,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磁功率大,无须增加强制冷却设施,适用范围广的高效退磁器,满足机械加工中消除工件剩磁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现有框式退磁器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一种新型框式高效退磁器,由外壳(2)、内框(3)、线圈(1)、底座(4)、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外壳(2)的壳体采用有色金属板制成,底座(4)以上的壳体在垂直于线圈(1)绕制方向上为不闭合的整体;内框(3)由绝缘胶木板制成,在内顶面上开有出气孔;线圈(1)的绕线为间隔排绕,线架(7)的内面开有通风孔。也可以将外壳(2)的壳体在底座(4)以上的部分开有垂直于线圈(1)绕制方向的贯通缝隙,并保持断开状态,壳体相当于不闭合的单匝线圈。外壳(2)的壳体采用的有色金属板最好用铝板。绝缘胶木板制成的内框(3)可有效地消除磁屏蔽现象,顶面的出气孔有利于散热与防尘。
按照上述设计和改进,本实用新型线圈的匝数可减少50%,发热损耗电流明显下降,线圈温度降低,退磁功率加大,免除了强制冷却设施,减少了体积,消除了磁屏蔽现象,工件本体内的退磁磁场加强,退磁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较好地实现了予定的目标。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线圈(1)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2)--外壳,(3)--内框,(4)--底座,(5)--脚轮,(6)--控制电器;(7)--线架,(8)--垫线板,(9)--电磁线,(10)--螺栓。
最后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采用玻璃环氧绝缘胶木板制成线架(7)与内框(3),用螺钉与胶粘剂固定成形;在线架(7)上间隔排绕绝缘电磁线(9),并用绝缘条形垫线板(8)支起铜线。外壳(2)用铝板制成,在底座以上顶部将铝板断开,在断开缝隙中填充绝缘树脂,侧面用绝缘板固定。然后将线圈(1)与外壳(2)固定于底座(4)上,在底座(4)中装好控制电器(6),将减温头贴于线圈(1)中的铜线上,线圈(1)接于控制电器(6)中的交流接触器上,整机即告完成。电气控制系统与现有框式退磁器相同,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退磁,工件通过内框(3)的框口时即退磁,无工件时断电。按平均3分钟工作一次。每次6秒计算,比现有退磁器长期通电节约电能90%,工件退磁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清机床附件厂,未经山东临清机床附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9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