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无效
申请号: | 90213363.2 | 申请日: | 199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邹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述初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喷撒 装置 磁力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属带用自动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或称磁粉探伤机)的技术领域,即为磁力探头匹配一种自动喷撒磁粉的装置。
磁粉探伤用于检查铁磁体的锻钢件、铸钢件、结构件及机械零部件的表面和近表层的缺陷,在焊接,加工及维修保养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用磁力探头对铁磁工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时,需要另外配有一套磁粉喷撒装置。在磁力探头磁化工件的同时,用磁粉喷撒装置向工件表面喷撒一定量磁粉,工件若有缺陷(如裂纹),则会由于产生漏磁场而形成磁粉堆积,产生磁痕。磁粉探伤就是根据工件表面有无磁痕或磁痕的大小来判断工件有无缺陷或缺陷的严重程度。在现存技术中,多数采用干磁粉喷撒装置,其中包括带橡皮球的手动式喷撒器和用电吹风机或小型空气压缩机的电动送风式磁粉喷撒器。这种手动式或电动式磁粉喷撒装置为磁力探头的附件,探伤时需两人操作,电动式装置还需另接电源,而且撒粉不均匀。因为缺陷部位形成漏磁场是靠磁粉在该处聚集来发现的,所以撒粉不均匀,会直接影响检查效果。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自动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喷撒磁粉装置直接固定在磁力探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力探头,其特征在于在磁力探头上安装由支杆、盛粉罐、漏粉孔等部件组成的自动喷撒磁粉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磁力探头接通电源后,工件被磁化产生外加磁场,对盛粉罐中的磁粉产生吸引力,使磁粉从漏粉孔漏出,并均匀地撒布在被探工件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力探头所带喷撒磁粉装置的漏粉孔孔经适宜尺寸为0.1-0.5毫米,这是为了保证磁粉在未进行探伤工作时能安稳地储存在盛粉罐内,工作时又能顺利漏出。漏粉孔孔径与磁粉粒度有关。孔径太小,探伤时磁粉不易漏出;孔径太大,未进行探伤检查时,磁粉也会从漏粉孔漏出。
探伤的可靠性与工件表面撒布的磁粉的多少有很大关系。磁粉太多,表面本底不清晰,磁粉太少,缺陷处磁痕又较模糊。为了控制撒布在工件表面上的磁粉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力探头所带的喷撒磁粉装置的支杆由蛇形金属弯管制得。它除了支撑盛粉罐外,还可以在三维空间里自由移动,借此来调整漏粉孔与工件表面间的距离。因为外加磁场的磁力对磁粉的作用力的大小除与磁力大小有关外,还与工件表面与漏粉孔之间的距离有关,因此,调整上述距离可以根据探伤需要来控制从漏粉孔漏出的磁粉量,从而提高探伤的可靠性。支杆可采用蛇形金属弯管,或其它可调支杆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力探头所带的喷撒磁粉装置的上盖及盛粉罐采用非磁性材料,如有机玻璃、塑料、铜、铝等制成。这样可避免在磁力探头工作时这些部件也被磁化,对磁粉的漏出产生阻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自动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的实施例如图1。图1各部件名称为:(1)磁力探头;(2)后接头;(3)支杆;(4)前接头;(5)上盖;(6)盛粉罐;(7)漏粉孔;(8)磁粉;(9)外加磁化电源。 磁力探头(1)可由商品获得或按现有技术制得,可采用马蹄形磁力探头或其它类型磁力探头。用后接头(2)使支杆(3)固定在磁力探头(1)上。后接头(2)可采用螺杆、螺帽或夹具获得。支杆(3)长100-200毫米,采用蛇形金属弯管制得。支杆(3)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自由移动。以工件表面为基准,上下调节范围为100毫米,前后左右调节范围为50-70毫米。用前接头(4)使支杆(3)的前端与上盖(5)连接。上盖(5)和盛粉罐(6)采用硬质塑料压制成,盛粉罐(6)容积为200-500毫升。盛粉罐(6)底部开0.3毫米直径小孔,小孔均匀分布,孔心间距为3-5毫米。通过以上制作即为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与带有作为附件的手动式或电动式喷撒磁粉装置的磁力探头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简便:由于本喷撒磁粉装置与磁力探头合为一体,故探伤时操作人员可由两人减为1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2)节约能源和其它器材:由于利用外加磁场的磁力吸引磁粉,不需另接电源,因而节约了能源,并可节省设备和器材。
(3)提高了探伤检查质量:由于喷撒在工件表面上的磁粉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是均匀撒布,因而提高了探伤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漏防臭器
- 下一篇:钢桶压力检测装置的封闭接口